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完全进化 NIKE ZOOM UPTEMPO 3.0

(2007-08-28 01:34:34)
标签:

时尚/名品

分类: 精品文章

不完全进化 <wbr>NIKE <wbr>ZOOM <wbr>UPTEMPO <wbr>3.0

 

 

印象中UPTEMPO系列的篮球鞋多以配置MAX AIR为主,使用ZOOM AIR的款式还真是屈指可数。在UPTEMPO系列的历史中,出现ZOOM AIR的鞋款并不多,第一次是在99年的VIS ZOOM UPTEMPO上,那是莫宁和加内特都穿着过的一款NIKE ALPHA顶级产品,前后掌可见的ZOOM AIR、再加上碳板和猴爪,打造出了现在都少有的豪华战靴。然后就是NASH的两款签名鞋,ZOOM UPTEMPO MOTION NASH AF和ZOOM UPTEMPO STUTTER STEP AF,外观和价格都很平易近人,只是配置偏低,仅仅搭载了前掌ZOOM AIR。还有ZOOM KOBE 1,虽然名字里没有出现UPTEMPO,但是在鞋上清楚地标明了其不折不扣的UPTEMPO身份。但从现在开始ZOOM AIR 与UPTEMPO再续前缘,联手打造出了这双ZOOM UPTEMPO 3.0,定位和纳什的两双签名鞋一样——实用、舒适且价格平易近人。

 

不完全进化 <wbr>NIKE <wbr>ZOOM <wbr>UPTEMPO <wbr>3.0

 

 

以前配置ZOOM AIR的UPTEMPO篮球鞋不是明星专署的签名鞋,就是UPTEMPO系列的顶级产品,可谓非富即贵。而这双最新款式的ZOOM UPTEMPO 3.0是最具有平民气质的成员了,不过不要因为它的平民身份而忽视它的存在,简约的外表下蕴藏着不简单的能量。

不完全进化 <wbr>NIKE <wbr>ZOOM <wbr>UPTEMPO <wbr>3.0

 


首先从这款鞋的外观说起,运用了大面积的皮质,减少拼接,塑造了简约流畅的外观,也提供了运动时的稳定性和保护性,外侧巨大的耐克标志巧妙地消除了简约外表可能带来的乏味。鞋面上醒目的银色鞋带孔增添了些许现代气息,最上端的鞋带孔还有防止鞋带松脱的实用设计。内侧规则排列着许多椭圆的透气孔,相似设计也出现在了耐克今年其他款式的夏季篮球鞋上。最值得表扬的是所有皮质的边缘均采用了包边的处理,看不到以往毛糙的切边。
ZOOM UPTEMPO 3.0的中底内侧减去了运动中不接触地面的足弓部位,最大限度去掉不必要的重量;外侧在后跟位置使用了透明TPU材料提供支撑,可以看到透明部分里面立体平行线的几何结构,这样的结构更加轻质耐用。外底花纹是传统的人字纹,花纹的排列分为两部分,外侧横向排列,提供推进和急停时的抓地力;内侧纵向排列,提供侧向移动时的稳定反应。前掌的外底运用了耐克提供自然感觉的设计理念,横纵深槽使外底更灵活、更贴合场地。透过后掌中心镂空部分透明的TPU保护片,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底内置的ZOOM AIR。TPU纤维承托盘连接前后掌,并与后跟外侧的支撑部分连成一体,在运动时提供出色的支撑性和稳定性,防止因过度翻转所造成的伤害。

 

不完全进化 <wbr>NIKE <wbr>ZOOM <wbr>UPTEMPO <wbr>3.0

 


接下来感受一下ZOOM UPTEMPO 3.0的内部。2/3的内靴设计在穿着时更加合脚,与内靴一体化的鞋舌使用了弹性橡胶的内层,内层上排列着大直径的圆孔,配合鞋内侧大面积的透气孔,在穿着时始终保持内部空间的舒适温度。后掌使用了双层ZOOM AIR,在保持ZOOM AIR灵敏反应特性的同时,还提供了极佳的缓震性能。这样的配置以前只在JORDAN品牌系列出现过,运用到ZOOM UPTEMPO 3.0上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价值。一定要重点推荐的是前掌虽然没有设置气垫,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相当出色,加速时的灵敏性和落地时的缓冲性甚至优于一些前掌有气垫的款式,这可能和中底材料的密度和外底运用的新技术有关。不过在脚踝保护方面,ZOOM UPTEMPO 3.0并不能够让人放心,在使用时我已经穿上了所有的鞋带孔,并尽力将鞋带系到最紧,脚踝部分还是感觉不到那种踏实的包裹感。

总体来说,ZOOM UPTEMPO 3.0是一款性能出色的中端篮球鞋,具有这个价位篮球鞋少有的性价比。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小问题,如做工的细节和外底的耐磨程度(笔者本人这双ZOOM UPTEMPO 3.0的做工就有多处瑕疵,在篮球馆木地板上使用两个小时以后后掌外侧已有磨损)。但是瑕不掩瑜,如果你是实战主义者,这双鞋值得你去拥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