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续四场50+的法宝?NIKE ZOOM KOBE 2科比的飙分利器

(2007-03-27 18:00:05)
分类: 杂志先行
连续四场50+的法宝?NIKE <wbr>ZOOM <wbr>KOBE <wbr>2科比的飙分利器



图文选自 《鞋帮》四月刊杂志

更多精彩,尽在《鞋帮》www.xiebang.cn

奥胖儿和科比“分手”后,两人之间的恩怨似乎并没有完结,于是NBA在每年的12月25日都貌似“巧合”地安排热火与湖人进行“圣诞大战”。而在“圣诞大战”的时候,除了奥胖儿与科比的对决,我们还应该关注科比脚上的新鞋。

2005年12月25日,科比穿上了他在NIKE的第一双冠名球鞋——黑黄色的ZOOM KOBE 1,继而引起了球鞋爱好者们的疯狂追捧。果然,在2006年12月25日,科比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新战靴)——同样是黑黄配色的ZOOM KOBE 2(KOBE WOW)。

http://xs113.xs.to/xs113/07132/ZD4H1.jpgZOOM KOBE 2科比的飙分利器" />

ZOOM KOBE 2(KOBE WOW)整体上的设计风格延续了上一代的内敛与工整,但是运用镂空与压纹皮革的设计,显得更加高档与华贵。鞋底科技方面,与此前的HURACHE 2K4、2K5以及ZOOM KOBE 1的外底酷似FREE外形而实质并非FREE不同,ZOOM KOBE 2(KOBE WOW)的鞋底是名副其实的FREE技术,这就使球鞋更加合脚也更为灵活;球鞋延续了舒适性能极高的内靴设计,而在材料和剪裁方面,单层的鞋面设计包裹层次减少,从而达到更为轻盈的诉求,以至于全鞋只有15盎司即424.5克重,其中的LITE款式甚至达到了13盎司,将轻量化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球鞋够轻,可以减少运动员体力的消耗,在球赛打到第四节的时候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18毫米的后掌、 8毫米的前掌更贴近地面,并都装备了ZOOM AIR气垫,缓震和贴地这看似矛盾的问题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让运动员的脚离地面很近,这就大大提高了启动的速度,同时又有足够的弹性,当你需要转身跳投时鞋底能提供很好的抓地力。 ZOOM KOBE 1设计中让科比和广大鞋迷津津乐道的大面积碳板也在这一代中得以延续——这一作为NIKE代表高端产品专属技术的顶级配置,大大提升了球鞋的稳定性。鞋的粘贴式足踝护带上印有“KOBE”的名字,在内侧还有变体的“24”数字符号,其中还包含了HUARACHE 2K5 护踝带上的准星元素,这和球鞋的“战争武器”理念十分吻合,不难看出设计师在细节上处理的用心。在鞋的粘贴式鞋带内侧, 绣着英文“THRIVE”,象征“兴盛”,还有拉丁词“CARPE DIEM”,意为“享受今天”。这都可以看作是科比重新回归自我的檄文。

 http://xs113.xs.to/xs113/07132/RD0T29.jpgZOOM KOBE 2科比的飙分利器" />

3种不同配置的ZOOM KOBE 2款型让科比可以根据不同对手选择最适合的武器
在每场比赛前,科比都会看对方队伍里面两个后卫的录像带。这款ZOOM KOBE 2(KOBE WOW)也是要体现这种“科学和执着”相结合的精神。在最初和科比商量设计这款鞋的时候,科比就希望它能够像蹦床一样提供足够的弹跳空间。科比打球的方式很科学: 他能从各个角度来看每场球,对他来说,防守方的第一个球员并不是需要注意的。他所重视的是在第二名球员上来防守的时候球鞋还能继续提供支持。正如ZOOM KOBE 2另外的名字--KOBE WOW(WEAPON OF WAR),球鞋正是球员在球场上征战的武器,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情况,球员和战士一样也需要不同的武器。所以,在对球鞋同样的基础功能诉求上,NIKE的研发人员以3种不同的思路设计出同一系列的3款分别具有不同保护性能的运动鞋。针对三款不同的设计,科比会在不同比赛针对不同对手选择球鞋,科比有一份比赛日程表上面清楚地注明了每一场湖人比赛的时间、对手、主客场地还有他所要穿的ZOOM KOBE 2类型。
第一款—ULTIMATE
作为科比最喜爱的产品, ULTIMATE将避震性能、舒适性、良好的支持与卓越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在整场比赛中提供完美的舒适性。

第二款--STRENGTH
顾名思义,保护、支持、锁定是STRENGTH这款球鞋的关键。球鞋着重于鞋面的锁定,通过在脚背上增加两根系带将双脚固定在鞋床上。面料的选择、接缝和针脚的处理(通过针脚和翻折使得整体结构得以结合和加强)都反映出打造鞋面时采用了更为耐用、强化的方法。着重在增强更多保护性,或者比赛时的特殊需求提供额外的支持。

第三款是这一系列中最轻的一款—LITE(第四节之意)
新型的注模足跟支撑架,专门设计用于提供外部支持,并减少内部的重量。此款的鞋面使用了合成材料,可以大大减少鞋面的重量和层次,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2盎司的重量(达到13盎司)可以让科比在比赛的最终关头获得超乎寻常的速度优势。
CHARLES WILLIAMS—PRODUCTION LINE MANAGER(NIKE产品线主管)在介绍这款球鞋时特别强调:科比是NBA全联盟的强者中最强的,这款鞋为他而设计,就是为了体现NIKE为“最好的”球员服务的企业精神和产品理念。

科比ZOOM KOBE 2 发布会现身说球鞋

http://xs113.xs.to/xs113/07132/ZD4H040.jpgZOOM KOBE 2科比的飙分利器" />
在不久前举行的ZOOM KOBE 2 发布会上,科比作为球鞋的驾驭者亲自现身说法,针对这系列的三双球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向对于球鞋挑剔的科比的意见,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将是十分受用的建议:

关于ZOOM KOBE 2 (KOBE WOW)脚感:
我第一次穿这鞋是在和迈阿密热火队打比赛的时候,当时马上就感觉这双鞋的与众不同。这鞋相当牢固,而且穿着它你能感觉到地面。当你脚趾用力时,鞋、脚和地面完全不会打滑, 这使你感到即不拖泥带水又准确无误。鞋在硬木地板上也抓力十足,这鞋的制造包含了世界领先的技术。鞋底很柔软,又能提供一流的弹性,使我感到好像在踩着枕头打球一样舒服,同时你又能无时不刻地感受到地面。鞋底的材料受压缩后能迅速反弹,使你随时可以轻松起跳,设计轻巧、精细是我第一次穿上它的感觉。

关于ZOOM KOBE 2 (KOBE WOW)和一代的不同:
当ZOOM KOBE 1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需要很多承托。二代延续了这一优点,同时又有了改进。每次进公司和设计师谈话就好像走进厨房一样,我点菜,告诉他们我要什么样子的鞋,他们就开始“烹饪调制”。对于我来说,总是在追求“最轻”的重量。和一代相比,这双鞋更轻,和地面接触更有真实感,这给你更多的准确度,以及对脚的保护和稳定性。而且因为它轻,就更加有速度。

关于ZOOM KOBE 2 (KOBE WOW)的设计思路:
伴随着新赛季的开始, 篮球从各个方面都给了我一种重生的感觉。去年打球的时候压力很大,今年我开始学会打“快乐篮球”,更加相信我的队友们,和他们一起即兴发挥,随着比赛的节奏有所创新。我们这款鞋也是如此,一双鞋上有不同的材料组成,多样的颜色。我跟设计师提议设计得越有趣越好,尽情发挥创造力。我的这些想法都在这款鞋上体现出来了。

关于ZOOM KOBE (KOBE WOW)系列球鞋上标志的含义:
我们为了找到合适的“标志”花费了很多功夫。我们的理念是“取得成就”。我希望这个标志能够捕捉到我是谁,体现出我的风格。这个灵感来自“动物世界”。我从那里看到一种动物,他们迅速,准确,整体作战。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我想要的就是把我的动量储存起来,借助鞋给我的能量来“取得成就”,发挥自己,展现自我。

关于科比上高中时是否喜欢收集球鞋:
我当然和现在的小孩子一样,疯狂地搜集“乔丹”鞋。可是我穿13号鞋,这可增添了不少难度。一直到现在为止, 我每次穿上新鞋都是一样地兴奋,所以我每场比赛都穿新鞋。

关于ZOOM KOBE 2 (KOBE WOW)鞋和运动衣上可以看到 “黑曼巴”蛇花纹的意义:
“黑曼巴”蛇非常聪明、迅速而精准。同时它也很情绪化,我打球时也有些情绪化,不过是对比赛有好处的情绪化。而且你们可以注意到这款鞋的粘贴式鞋带比其他的设计都低,有利于发挥选手的攻击性。它比其它的鞋都要简单,是那种“随时可以开练”的鞋。

关于ZOOM KOBE 2 (KOBE WOW)里面最喜欢的款式:
应该是那款白黄蓝的鞋,因为它是我们湖人队的颜色,黄色和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组合。

http://xs113.xs.to/xs113/07132/RD0T2.jpgZOOM KOBE 2科比的飙分利器" />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科比脚上的球鞋,从最早冠名搁浅的HUARACHE 2K4,到后来半遮半掩代言的HUARACHE 2K5和去年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ZOOM KOBE 1,直到现在ZOOM KOBE 2(KOBE WOW)的推出,科比的NIKE球鞋之路可谓曲折中前行,经过了风风雨雨的科比变得更加成熟,与NIKE的精神也更加契合。更让关心他的人们欣慰的是,他终于在2007拉斯维加斯的全明星对抗赛上得到了MVP的殊荣,这是联盟和世人对他肯定和重新认可的标志。

科比正在书写他作为NBA顶级球员的传奇,而科比系列篮球鞋作为NIKE顶级篮球鞋产品的大路也才刚刚开始,我们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WE ARE ALL WITNES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