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成灾,小伙被饿死家中谁之过?
(2010-08-06 19:01:34)
标签:
教育父母小伙子杨锁杂谈 |
一个23岁神志正常的小伙子,居然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这个近乎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如果不是媒体报道,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可他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河南省罗山县朱堂乡,这个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懒人”已经逝去,本着死者为大的信条我们不好在对其说些什么,只是想找到其饿死的根源,以警世人,防止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小伙子饿死有其主观的原因,懒惰,但追根求源还是父母溺爱造成的。爱子心切,人之常情。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杨锁的人生来看,自其出生后就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8岁时出门都是父母用担子挑着。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肩上怕飞了,攥在手里怕伤了。那时的杨锁整天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比温室里的花朵还要娇贵。杨锁人很聪明,但上学时不学习,也不做作业,老师对其严一点,父母都要找到学校;开始时,杨锁也想试着学干活,可父母不让,久而久之,就懒惰成性,啥也不会干,啥也不能干。真正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其13岁、18岁时,赖以寄生的父母相继病逝,无奈杨锁只好搬到堂兄杨德玉那里生活,杨德玉在镇上一个建筑队干活,就让杨锁跟着一起去干活。“他到了地方后,说太热了,说什么也不肯干,就自己跑回家了。”“村里人又把他介绍到县城酒店去当服务员,他去了之后什么都不干,还让别人伺候他,最后被送回来了。”“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最后没办法只好到村里各家讨饭吃。一个大小伙子,宁愿当叫花子也不愿干活。尤其令人气愤的是,天冷的时候,杨锁连大便都懒得出门,方便后在堂屋地下刨个坑用土一盖就完事了。为了取暖,杨锁把家里能烧的东西都顺手烧了,连床也被他烧了。最后落了个饿死家中的下场。
杨锁的故事虽然是个极端,但很有代表性。在如今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正在像养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应运而生,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甚至有得孩子都上了大学,还衣服不会洗,鞋带不会系,父母只好放弃家庭事业到学校陪读,全方位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据重庆晚报8月6日以“男子关闭公司陪儿子读五年书:孩子成长更重要”为题报道了为了孩子,父母可以放弃一切的事例。这位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其所作所为能否赢得孩子的理解,达到自己的心愿还是未知数, 因为他的11岁儿子爱撒谎,骗吃骗喝经常外逃。这时重视是否有点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言行无疑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说教育孩子应从早入手,关爱不能溺爱,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过程,及时引导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提高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注重其德智体全面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将来长大后成为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才。
希望天下父母千万不能像杨锁的父母那样,溺爱变成溺害,这样毁了孩子的一生。
前一篇:最容易被异性迷惑的十种男人
后一篇:六种80后主流剩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