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理论导航 |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
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探索和新身实践,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活动、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式的,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界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有如下特性:
1、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综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综合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从内容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境和问题,对任何主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与劳动和技术教育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针对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
在内容上,它主题活动的选择有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条线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可供选择,只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而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服务则是基本的活动。
4、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它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创生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教师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和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源,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计划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经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5、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确定活动主题,自己制定活动计划、自己决定活动的方式,自己选合作的伙伴,自己决定成果的展示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做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