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毕加索(上)

(2023-09-25 13:12:04)
标签:

2023生活记录

毕加索展览

运河公园

杂谈

分类: 吾思故吾在
认识毕加索(上)

毕加索展览的票我早在6月份就在某音上买好了,只等骐同学暑假回家后一起去看。好事多磨,结果直到骐同学临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天我们才去看展。骐同学买的是学生票,半价,嗯,大学生也还是学生,哈哈。

对这个展览我充满了期待,但是,越是期望值高的事情往往总会带来深深的失望。现实已经无数次地教育了我,但我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并期待。我并没有看到那些传说当中的画,更多看到的是大师的一些陶瓷作品,以及一些关于毕加索的照片,相关介绍的展板,真正的画只看到了六幅。

离看展的时间不知不觉也已经过了一个月,照片其实早已整理好,在找资料的时候偶然地看到B站有一个10集的名为《天才毕加索》的纪录片,断断续续地全部看完后,感觉自己对这位传说中的大师终于有了一点点了解,脑子当中的人物形象渐渐地清晰起来。

毕加索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他的父亲也会画画,毕加索从小就在父亲的教授与引导下学习绘画,十几岁就已经掌握了传统古典画法,后来他去巴黎学习,生活与工作。他总是不断追寻心中的目标,不断寻找新的风格,似乎拥有无尽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终于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纪录片中毕加索曾经说过“我不能将我的生活与画画分开来。”毕加索曾有两任妻子和N个情人,这些美丽的女性让他获得更多的艺术灵感 。对了,毕加索的全名长的估计一口气读不完。毕加索于1973年在法国去世,享年91岁。

认识毕加索(上)
展览在运河公园举办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展览以展板的形式介绍了毕加索绘画的几个不同时期。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网图

 这幅《祭坛男孩》(The Altar Boy),创作于1896年,是毕加索的早期作品。1896年,为了参加一个大型展览会,15岁的毕加索决定画一套具有“沙龙风格”的作品,他征求父亲的意见,最后选中了三个题材:《祭坛男孩》、《第一次圣餐》、《科学与慈善》——既有宗教的,又有科学的。毕加索说过自己十四岁的时候画画就能像拉斐尔画的一样好,这个话真的不是他吹牛皮,毕竟毕加索天生就是画画的天才。毕加索在早期努力学的是学院派的画法和传统的主题,画作都是比较传统规整的。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网图

《老吉它手》创作于1903年,描绘了一个瘦骨伶仃的老者,他的身体仿佛要嵌入吉他中,屈膝埋头,沉浸在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和对生活的抗争无奈中。也许毕加索在创作中联想到自己,会不会像画中的老人一样,即便艺术成就再高,也无人问津,最后可能会孤苦街头。

毕加索蓝色时期的每幅画都以冷色调为特征,忧郁的蓝色、暗灰色和病态的绿色。瘦削的形象加上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忧郁。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传说中的《亚威农少女》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这次展览当中就看到了第三幅《静物朗姆酒瓶》。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传说当中的《格尔尼卡》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认识毕加索(上)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虚此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