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中)

标签:
杂谈2023生活记录此心归处——敦煌特展苏博西馆 |
分类: 吾思故吾在 |
这一篇主要贴一些常书鸿临摹或创作的关于敦煌的画。
常书鸿,年轻时曾去法国学习油画,因为在巴黎塞纳河的旧书摊上偶遇一本介绍敦煌的画册而对敦煌心生神往之情。1943年常书鸿到达敦煌,从此开启了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等工作的一生,他被人称作“敦煌的守护神”。
继承中华传统优秀艺术,创造出新时代的艺术,可以说是常书鸿先生投身敦煌艺术事业的初衷。此次展出的临摹壁画不乏北魏第257窟《鹿王本生》,第217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等临摹精品,代表了常书鸿先生早期临摹工作的成就。在工作之余,他更是走进敦煌及西北地区采风写生。《敦煌莫高窟四月初八庙会》等写生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敦煌的深厚情感。他将欧洲艺术菁华与中华艺术之精髓相融汇,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新艺术。

以上两幅是常书鸿临摹的《鹿王本生》,当时我们曾认真听了志愿者重点讲述的两幅临摹壁画,其中一幅是这幅《鹿王本生》,另一幅是《萨埵(duo
第三声)舍身饲虎》。志愿者讲得非常生动,在某乎上找到一个介绍,这个也挺仔细:
现在该到了重温儿时记忆的时候了,再来看一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神仙动画《九色鹿》,动画片就是由壁画《鹿王本生》改编,在动画片的开头能完整地欣赏到这一长幅壁画。我连着看了两遍动画片,每一帧都是浓浓的敦煌壁画风,配乐,人物配音都是那样完美,不愧为经典作品啊。来来来,重温经典:
【经典国产】九色鹿
这一幅就是常书鸿临摹的《萨埵以身饲虎》,如果没有志愿者的讲解,估计我们会一略而过。因为如果不仔细观赏,不听讲解,对这个故事又不熟悉,那么很可能就与这幅画擦肩而过了。经过志愿者详尽的讲解,我们终于了解了整个故事的过程,也知道了壁画当中暗藏的细节部分内容。很明显,常书鸿先生因为学习过西方油画,因此他的这幅临摹图也是将油画技巧与故事本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既有东方神韵又有西方风味的壁画。
找到一个254窟以身饲虎故事的介绍:莫高窟 |
254窟
以下是常书鸿创作的关于敦煌的写生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