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括《熙宁使虏图抄》:白沟—燕京—上京—永安山

(2016-05-26 17:20:49)
标签:

乜河

绥芬厅

穆棱河

小绥芬

双榆树


            沈括《熙宁使虏图抄》:白沟—燕京—上京—永安山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祖籍杭州钱塘。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括以右正言、知制诰,假翰林院侍读学士使辽,荣州刺使李评副之。“闰四月十九日离新城县,五月二十三日至永安山远子”(《入国别录》),自塞至其庭三十有六日出使目的,包括宋、辽疆界事端,因“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永乐大典》存孤本《西溪集·熙宁使虏图抄》,原图佚失。括以地理学家眼光,对行程、顿舍、山川等记述甚详。现代学者贾敬颜、王民信点校注释。

 

 照录全书:『臣某、臣评(李评)准三月癸丑诏书,充大辽国信使、使副。是时,契丹以永安山为庭。自塞至其庭,三十有六日。日有舍,舍中有亭亭有饔(熟食)秫(粘粟。以闰四月己酉出塞,五月癸未至单于庭,凡三十有六日。以六月乙未还,己未复至于塞下,凡二十有五日。凡辽国山川之夷险、远近,卑高纵横之殊,道途之陟降、纡屈、南北之变,乃至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邑、音译(语言)、觇察变故之详,集上之外,别为《图抄》二卷,转相补发,以备行人以五物反命,以周知天下之敌,谨条如右,臣某昧死上。』

  

  接记:『大安山,契丹之北部,东南距京师驿道三千二百十有五里。自庆州、上京皆有便道。由驿道之西,自铁浆馆径度,马驰不三日至幽州。永安地宜畜牧,畜宜马、牛、羊,草宜荔挺、耳,谷宜粱荞而人不善艺。四月始稼,七月毕敛;地寒多雨,盛夏重裘。七月陨霜,三月释冻。其人剪发,妥其两。行则乘马,食牛羊之肉酪而衣其皮,间啖麨粥。单于庭依犊儿山之麓,广荐之中,毡庐数十,无垣墙沟表,至暮,则使人坐草,衰庐击柝。大率其俗简易,乐深山茂草,与马牛杂居,居无常处。自澄州大山之西为室韦,今谓之皮室,其俗类契丹。恩州以东为渤海,中京以南为东奚,其王衙西京数十里。其西南山间为西奚,有故之区。其西治牛山谷,奚,渤海之俗类,燕而渤海为夷语。其民皆屋居,无瓦者墁上,或苫以桦木之皮。奚人业伐山、陆种、车。契丹之车,皆资于奚。车工所聚,曰打造馆。其辎车之制如中国,后广前杀而无般,材俭易败,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长毂广轮,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而轸之材不能五寸。其乘车,驾之以驼,上拖#。惟富者加毡,文绣之饰。中京始有果而所植不蕃,契丹之粟、果皆资于燕。粟车转,果以马,送之虏庭。山之南乃燕蓟八州,衣冠语言皆其故俗,惟男子靴足幅巾而垂其带,女子连裳,异于中国。』“自庆州、上京皆有便道”句,可证往永安山有两路可通。 ,前记丰州,今乌丹城,《辽史》“丰州,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稳牧地,去上京三百五十里”,故事乏陈。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桥乡古城。


 白沟馆

 

 接记:北白沟馆(辽驿),南距雄州三十八里。面拒马河,负北塘,广三、四里,陂泽绎属,略如三关。近岁狄人稍为缭堤畜水,以仿塞南。

 

新城

 

接记:新城,涿之属邑,南距白沟六十里。中道有顿,皆北行。道西循废沟,北属涿州,隋炀帝伐高丽,治军涿郡,穿渠水运以饷军,疑此故渠也

                 

涿州

 

接记:涿州南距新城六十里,州据涿水。州北二里余,渡涿;又二里,复渡涿。涿之广,渡三百步,其溢为城下之涿,广才百步而已又北数里,渡水(侠河)。通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又三十里至良乡,皆东行少北。

 

 良乡

 

 接记:良乡,幽州属邑,西南距涿州六十里。自邑东北三十里至中顿,济桑干水,水广数百步,燕人谓之卢驹河。绝水而东,小北三十里,至幽州。

 

 幽州-永平馆

 

 接记:幽州西南距良乡六十里。馆曰永平。州西距山数十里。自顺州以南皆平陆广饶,桑谷沃茂,而幽为大府,襟带八州。提控中会,家将所保也。自州东北行三十里,至望京馆。

                           

望京馆

 

接记:望京馆西南距幽州三十里。自馆东行少北十里余,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过顿,逾孙侯河(孙河)

 

 顺州-怀柔馆

 

 接记:又二十里至顺州。古长城,望之出东北山间,至顺州,乃折而南,至顺州负城西走。出望京之北,西南至广信(河北遂城县)之北二十里。属于西山。顺州西距望京馆六十里,少南,馆曰怀柔,城依古长城。其地平斥,土厚宜稼。城北倚涧水为险,水之茂数百步。地广多粟,可以积卒,以扼北山之冲。北当洞道,而幽州压其后。背势面奇,此谋将之地也。自州东北数里出古长城,十里济白水(白河)。又十余里至中顿。过顿,东行三十余里至檀州(北京密云区老城),皆车骑之道,平无险阻。西山,太行山。顿、中顿,同驿传概念中的腰站,即专供旅途暂歇、打尖所用房舍、毡帐,山道尤多。

 

檀州-密云馆

 

接记:檀州西南距顺州七十里,古密云之区,馆曰密云。城据北山之东,南北距皆数里惟衢道北皆山之险。而顺州策其后,管钥所寄,#将之地也。自[檀]州东北行,隘中二十里余,至中顿。又二十里余,至金沟馆。金沟馆西南距檀州五十里。

 

金沟馆

 

接记:自馆少东北行,乍原乍,三十余里至中顿。过顿,屈折北行峡中,济栾水(潮河),通三十余里,钩折投山隙以度,所谓古北口也。古北之险虽可守,而南有潮里,平百余,可以方车连骑,然金钩之南至于古北,皆行峡中,而潮里之水出其间。逾古北而南至中顿,皆奇地。可以匿奸籍势,而南有密云#其会冲,此古北之所以为固也。』

 

古北馆

 

接记:古北馆南距金沟七十里,小东。自馆北行数里,度峻山之麓,乃循潮里东北行山间,数涉潮里,通三十五里至中顿。过顿,入大山间,委回东北,又二十里登思乡岭。逾岭而降,少东折至新馆。自古北至新馆,山川之气险丽雄峭,路由峡间,诡屈降,而潮里之水贯泻清冽,虏境之胜,殆钟于此

 

新馆

 

接记:新馆西南距古北七十里。自馆北行,少西北屈行,复东北二十余里至中顿。其东逾小岭,有歧路,小近而隘,不能容车。过顿,东北十余里,乃复钩折而南,数里至卧如[来]馆。

 

卧如来馆

 

接记:『卧如馆西南距新馆四十里。馆宅川间,中有大水,曰水,乃故之区也绝#有佛寺,#崖石以为偃佛,此其所以名馆也。自馆西行八、九里,逾水。入山间,东北逾小岭。二十余里至中顿,过顿,济滦水。东出,度摸斗岭,三十五里至柳河馆。銮水、滦水,滦河。摸斗岭、墨斗岭,一名度云岭,今滦平县伊逊梁。霫、契丹作为相邻地理区域经常并提,鲜卑别种。霫水,今兴州河。《旧唐书》:霫,匈奴之别种也,居于潢水北,亦鲜卑之故地四面有山,环绕其境。人多善射猎,好以赤皮为衣缘,妇人贵铜钏,衣襟上下悬小铜铃,风俗略与契丹同。

 

柳河馆

 

接记:柳河馆西距卧如馆七十里。自馆循山行十里,下俯大川曰柳河。乃北二十余里至中顿。过顿,逾度云岭,三十五里至打造馆。有径路行于巑屼翳之间。校之驿道,近差十里余。

 

 打造馆

 

 接记:打造馆西距柳河七十里,少北。自馆西南行十里余,至中顿。顿之西南有大山,上有建石,望之如人,曰会仙石。山下大川流水,川间有石,屹然对山。乃筑馆其上,旁有茂木,下湍水。对峙大山,大山之西有断崖,上耸数百尺,挺擢如屏,而鸣泉漱其下。使人过此,必置酒其上,遂以为常。过顿二十五里,南行至牛山馆。牛山馆东北距打造五十里。

 

牛山馆

 

接记:『馆之西南数里,有大山,曰牛山。自馆逾牛山之麓,西南屈折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复西南数里,济车河。又二十余里,度松子岭,岭东有夷路,回屈数里,车之所由也。逾岭三所,至鹿峡馆。鹿峡馆东北距牛山馆六十里。

 

鹿峡馆

 

接记:鹿峡馆东北距牛山馆六十里。自馆东南行数里,度痹岭,又四十里至中顿。

 

 路口村

 

 接记:过顿,又东南数里逾小山,复三十里至路口村,有歧路,西南出幽州。自幽州由歧路出松亭关,走中京五百里。循路稍有聚落,乃狄人常由之道,今驿回屈几千里,不欲使人出夷路,以示疆域之险远。过路口村东北行,十里至铁浆馆。铁浆馆西北距鹿峡九十里。

 

 铁浆馆

 

 接记:自馆东北行,二十余里逾痹岭,乃东数里至中顿(今黄土梁子镇梁家营子)。过顿,东行山间之川二十五里,折而少北,五里至富谷馆。富谷馆西南距铁浆馆六十里。

 

 富谷馆

 

 接记:自馆东北行四十里至中顿。过顿,稍东出,又三十至长兴馆,皆行山间。长兴馆西距富谷馆七十里。

 

长兴馆                   


 接记:依北山之迤,循虎河,逶迤正东至中京。

 

 中京

 

 接记:中京西距长兴馆二十里,少南。城周十余里,有厘闾宫室。其民皆燕、奚、渤海之人。由其东南曰中和门,循城之北,至城之隅,稍东北行,其东一路歧出,逾陇走靴淀。又三十里余至中顿,又十里余,路曲,走西北,逾十里济三肤河,至临都馆。

 

    临都馆  接记:临都馆,皆平川。经小坂,自路曲东出七、八里,望之可见曰恩州。临都馆南距中京七十里,小西。自馆稍西北行,路小平,二十里至中顿毡庐。过顿,乃登马疲岭。岭不甚峻,度岭,行坂间二十里至崇信馆。


     恩州  辽中京道大定府恩州,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恩州村“辽恩州遗址”,存城垣轮廓。沈括《熙宁使虏图抄》“临都馆,皆平川。经小坂,自路曲东出七、八里,望之可见曰恩州”,与遗址相符。金天眷二年(1139),废恩州更名恩化镇。

 

 信馆 

 

 接记:『崇信馆南距临都馆四十里,小东。自馆稍西北行,逾原坂数叠,北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又历行坂间十余里,乃平陆,又十余里,过阴凉河至松山馆。』

 

 松山馆

 

 接记:『河自西来,广度百步,河之流才二十许步,至馆东,迎小石山,乃折而北,与骆马河会。松山馆东南距崇信馆六十里。自馆稍西北行十许里,乃东折济骆马河。河广数丈,东南与阴凉河会。逾河,东北二十里至中顿。顿西有歧路,西北走饶州。庆云岭,逾济罔子河。河之广度五步,诘曲蛇行 ,西南与骆马会。又三十里至驼帐,皆平川。』

 

 驼帐

  

 接记:『帐以毡为之,前设青布拂庐。驼毡帐西南距阴凉河七十里。自馆东北逾山,数里得平川,又二十余里至中顿,顿傍苍耳河,河广三丈,东流过顿,坂衍十余叠,三十余里至新店。又行坂间,三十里至广宁馆。』

 

 广宁馆

 

 接记:『广宁馆南距驼帐九十里,少西。自馆东北行,五里至澄州。路由西门之外。州有土垣,崇六、七尺。广度一里,其中半空。有民家一、二百,屋多泥墁。间有瓦复者,旧曰丰州。州将率其部落和扣河西内附,诏置丰州以处之,自尔改今名。又十五里至中顿,过顿,行原坂间三十里,至会星馆。会星馆南距广宁馆五十里。自馆北行山间,登降曲折,二十里至大山之颠为中顿,行原间,三十里至咸熙帐。

 

咸熙帐 今翁牛特旗五分地镇, 玛希确地。自咸熙帐向东北行进九十里至保和馆。

 

接记:咸熙毡帐东距会星馆七十里,小南。自馆西行,稍西北过大,二十余里至黄河。迎河行数里,乃乘桥,济河至中顿。河广数百步,今其流广度数丈而已,俯中顿有(原右为单字,即古滩字,沙堵之意)。南沙涸,北流广四丈,岸皆密石,峻立如壁,长数十步,虽回屈数折而广狭如一,疑若人力为之。河出硖中,有声如雷,桁沟以桥(浮桥)。狄人言此大河之别派,以臣度之,大不然。大河距此已数千里,千里之水,不应如是之微。凡雨暴至,辄涨溢,不终日而复涸。此其源不远,势可见也。以臣考之,乃古所谓潢水也,虏人不知,谬为大河耳。过中顿,循河东南行,又二十余里乃北行,稍稍西北十许里,复正北,又三十里至保和馆,皆行

 

保和馆 今巴林右旗大板镇东南玛希确地。自保和馆北行,九十里至牛山帐。

  

 接记:其曲折如此者,越河桥与避大山之阻也。保和馆西南距咸熙馆九十里。自馆北行数里,有路北出走上京。稍西又数里,济黑水,水广百余步。绝水有百余家,墁瓦屋相半。筑垣周之,曰黑河州。过州西北行十余里, 复东北行,出大山之东,又三十余里至中顿。顿西数里,大山之巅有废垒,曰燕王城。逾顿,东北三十里余牛山帐,皆平川。

 

牛山帐 今巴林右旗大板镇北沙巴尔台苏木额尔敦塔布嘎自然屯,贾敬颜确地。

 

 接记:牛山毡帐南距保和馆九十里。自帐西行,稍稍西北,甫三十里,乃复北至中顿。过顿,北二十余里,稍西北,又十里余逾山,复东北行十里余,回走东,甫一里,至锅窑帐。

 

 锅窑帐 今巴林右旗巴彦虎硕镇白音敖包,玛希确地。锅窑帐与大河帐之间约七十里;自锅窑帐稍西北行,五十里转东北,可见一里外庆州城。

 

 接记:锅窑帐南距牛山帐八十里,少东。自帐稍西北行平川二十余里,沙陀,乃行间十余里至中顿。过顿,西北二十里,复逾沙陀十余叠,乃转趋东北,道西一里许庆州。

 

庆州城 今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北十里,再北为庆陵。庆州遗址城垣、白塔。以庆州为基点看,坤都冷梁正在庆州之东北。过庆州东北十里济黑河(查干沐沦完好河)至大河帐。出庆州至目的地行程,方向径直东北,偶尔绕越,也是避开河谷、沼泽、断沟、绝岭。

 

接记:『塔庙庐,略似燕中。过庆州东北十里,经黑水镇,济黑河,至大河帐。帐之东南有大山,曰黑山,黑水之所出也。水走西南百余里,复东出保和帐之北大山之间,大河毡帐东南距锅窑帐七十里。

 

大河帐 玛希考云:沈括所走的方向,在庆州北十里处的黑河帐出发后,就渡黑水向东北出两山间,这个两山之间地形,和东北方向至关重要,只有庆州路北、黑河东现名石棚沟地区有两座高山形成山峡……”两山,今石棚沟西南沟并峙两山,查干哈德(1483米),和石棚沟前山(1412米)。

 

 接记:自帐复度黑水,乃东北出两山之间,平川四十里至中顿。又东北五、六里,乃折西北逾窦都岭。岭间行十余里,复北行原阜间,又十余里牛心山帐。

 

牛心山帐 今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镇的沙布台嘎查,玛希确地。

 

 接记:牛心山毡帐西南距里大河帐八十里自帐东北逾山乃东行二十余里又北十里至中顿。过顿北行稍东三十里至新添帐。帐之东南有土山庳迤盘折木植甚茂所谓永安山也。

 

新添帐 今巴林左旗富河镇南台子村。玛希确地。

 

 接记:帐之东南有土山,逶迤盘折,木植甚茂,所谓永安山也。新添毡帐西南距牛心山帐六十里。自帐东北行,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北十里余度陇,复西北数里至顿程帐。

 

顿程帐 今乌兰达坝林场场部,玛希确地。所依北山,即今十八罗汉山(山形酷似罗汉群像)。是乌兰达坝山系的主脊,风光极具魅力。辽金时期迎迓、安顿外使,通常在设于宫廷一、二十里的城外驿,为时节起居之所,兼迎饯、入见礼仪。此顿程帐作用即此。

 

 接记:顿程帐东南距新添帐六十里。帐西北又二十里,至单于庭。

 

单于庭

 

 接记:有屋单于之朝寝、萧后之朝寝,凡三。其余皆毡庐不过数十悉东向。庭以松干表其前一人持牌,立松干之间曰閤门其东相向六、七帐,曰中书、枢密院、客省又东毡庐一旁驻毡车六前植纛曰‘太庙’皆草莽之中。东数里有缭涧涧东原隰十余里其西与北,皆山也。其北山庭之所依者曰犊儿。过犊儿北十余里曰市场小民之为市者以车从之于山间。

 

「永安山·犊儿山·凉淀·馒头山永安山为契丹传统夏捺钵胜地,其名气不在山的高峻、奇伟,而在于夏季气候凉爽、川原苍翠。玛希推定永安山,在今巴林左旗富河镇(原浩尔吐乡)西富山、南台子自然村附近。犊儿山离永安山不远,其北约40里距。永安山远亭子,今巴林左旗富河镇横河子村坤都冷梁山北平野,馒头山(在老何店),山南十余里距。巴林左旗与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交界。赤峰市文史工作者王玉亭、田高确地。《辽史·地理志》:临潢西北二百余里曰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 ,掘地丈余有坚冰。


犊儿山,史载有 犊山(《辽史·道宗本纪》)、吐儿山(《辽史·营卫志》)、兔儿山(《辽史·地理志》)诸称。这个犊儿山是道宗夏捺钵最多的地方,本纪记载就有11次。坤都冷梁北部温都尔查干,简称查干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