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渤海国新罗道:忽汗城—南京南海府—新罗国

(2013-11-16 08:59:38)
标签:

新罗道

上京龙泉府

东京龙原府

南海府

泥河

    

      忽汗城—南京南海府—新罗国         

 

     此线系《新唐书·渤海传》所载“南海,新罗道也”,即由渤海王城忽汗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南行经由东京龙原府,又名栅城府(八连城)。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青海土城遗址”),通向朝鲜半岛辰韩、弁韩故地新罗国的交通道路。

  

   《新唐书·渤海传》载,南海府“沃沮故地为南京,曰南海府。”沃沮故地当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挥春逃南的一狭长近海地带,符合南海府的位置。关于南海府的具体地点,经近年朝鲜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和发掘,认为是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的青海土城。青海土城位于南大川左岸的平原上,城的北面和东面为起伏的山峦,西南有南大川流人日本海。从城的位置,规模形制及遗协遗物来看,此城为南海府是可信的。南海府是新罗道必经的重镇。 

 

     新罗原居朝鲜半岛东南境 , 与高句丽,、百济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太宗征高句丽, 新罗积极出兵助讨。及高句丽、百济双灭, 新罗疆土逐渐扩大到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然新罗并不满足于此, 屡有北进略地之举,因此唐高宗曾发兵讨伐新罗 , 却未能遏止其北进,到八世纪初 , 新罗的北境已抵原高句丽境内的泥河(今龙兴江)一线. 大祚荣立国时 , 统一了三国的新罗已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盛的国家。719年正式加冕登基的大武艺,积蓄国力。对外开疆拓土,邻族畏服。733年击败朝鲜半岛新罗王国的入侵。

 

    《三国史记》引贾耽《古今郡国志》记:“自新罗泉井郡至栅城府,凡三十九驿。”新罗泉井郡,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德源。南海府(今青海土城)在德源之北,是新罗道必经之地。南海府还是渤海使者东渡日本,泛海启航的重要基地之一。公元776年,渤海使者史都蒙率领127人,从南海府的吐号浦出访日本。这一史料证实,新罗道不仅是渤海通往新罗的陆上干线,也是渤海人从东京龙原府越海赴日海路之一。

 

    新罗道走向和具体路线,第一路段,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其道,从上京沿嘎呀河谷进人今图们、挥春境内,经凉水、密江到达八连城(东京龙原府)。第二路段,东京龙原府——经咸兴到南海府——泥河交界。其道,从东京沿图们江上行,三十九驿(咸兴)到南海府,再由南海府南行一百五十里至泥河(龙兴江)交界,人新罗镜,全程一千三百里。南海府,即今朝鲜咸镜南道新昌渤海古城。

 

    此线大部分路段沿用沃沮人的交通道,在高句丽时期,沃沮人就与高句丽联系密切。新罗道的开辟于高句丽时期。渤海建国后不久,这条道就成了渤海通往新罗道的干线。然后过图们江沿日本海西岸的近海平地南行,这是沃沮故地,由上京龙泉府至东京龙原府,这一段路程和龙原日本道是同一路线。  

       

    ——————————

   渤海人前往高丽,又可取朝贡道。即由上京龙泉府南行经旧国、抚松至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县),由此东南行过鸭绿江经今满浦、楚山、昌城、义州等地至高丽。

 贾耽所著《皇华四达记》,有一条是从山东登州从海上通达朝鲜的水驿。渤海国的经济繁荣和交通网,渤海新罗道就是在山东登州与大唐达于四海的交通并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