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岳汉先生书艺管窥

(2020-10-01 21:18:21)

王岳汉先生书艺管窥

 

庚子中秋前一日,终于收到神交已久的书法家王岳汉先生寄来的一封短简和两幅墨宝。墨宝内容是应我之请书写的《李白越中览古》和《花开见佛》横幅。短简以毛笔写在宣纸裁的小笺上:“小李好!你我交往有年,所以没给你作品者,以乏自信故也。望见拙作。不吝多方批评,为盼!”字作草体,洒脱有致,古人说见手书“如见千里面目”,观此手札,书者清癯的面貌和蔼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王岳汉先生是书坛老前辈。他1939年生于河南荥阳,后从教山东。荥阳在古鸿沟之西,山东又属鲁地,故其特制信封上印有草书自题“鸿沟西人鲁国客”,成为别致的LOGO。王岳汉先生早年毕业河南大学,多年从事国学、美学、书法研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并担任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庄周书画院艺术总监等职。于书法,兼善诸体,而以魏碑、草书为主。作品不仅获得多项国家级金奖,更被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堂等收藏,得到广泛的肯定和欣赏。

著名学者、书法大家冯其庸先生曾高度评价王岳汉的书法,随意而不随便”,可谓一语中的、言简意赅。“随意”,是书随心动,书法作为表现的艺术,必须强调主观的情感;“不随便”,是合乎规矩合乎法则。既要尊重传统、法度,又要有所创意、变化而表现出个人对世间万物、情感的理解,形成艺术个性,孔子云“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书法创作臻此境界谈何容易!王岳汉先生书法已有定评,本无需外行多言,然感于先生“望见拙作,不吝多方批评,为盼!”之语,聊缀数语,以表敬意。

王岳汉先生书法特点,首先是法度完备。书者必有法,法度是书法艺术的前提。傅山强调古法,认为“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三复淳于长碑,而悟篆隶楷一法”,傅山说的法,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字体演变历史的熟稔,二是在此基础上正确的书写。书法的高古气息,不外乎如此而形成的特殊韵味,是以“脱俗”。王先生是经过全面而严格的书法基本功训练的。试看其书法历程:自幼习楷书,1955年到开封第二师范上学,真正开始接触书法艺术,得到谢瑞阶先生指点2002年开始,用心研习魏碑,着重研习行草书,遍临二王、怀素、孙过庭及王铎等古人碑帖。尊重传统、深刻领悟汉字演变和书写的规律,强化功力的结果,是使书写中的每一点画都在法度的区域内完成,狂而不野,放而能收。王岳汉先生书法以魏碑、草书见长,有自己豪放洒脱的独特面目,但细观则笔画皆有来历,不失古法。先生所书《古曲 苏武牧羊》(立幅,2012年),以楷、魏碑、草、隶融为一炉,而毫无违和感,古雅中富清趣,以书法实践证明了“篆隶楷一法”的观点。

其次是笔力遒劲。书法讲笔力,中锋行笔,藏头护尾等等,皆是力度的表现,以线条构成一种力感的迹化。王岳汉先生对笔的控制力很强,既能写盈尺小幅,也能创作丈二巨幅。在他的笔下,线条神态各异,丰富多变,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奔流险滩之间。尤其草书,线条随心而动,犹如舞蹈,美不胜收。代表作苏轼《水调歌头》草书横幅(280X146CM)比较全面展示了王岳汉书法的特点:厚重,有质感的线条,似惊蛇入草,又如疾风骤雨,笔墨酣畅,力透纸背。形成风起云涌、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再次是造型优美。由于汉字自身特点,书家凭借自己的艺术理解技巧作变形,由此形成独特的风格。书法作品中的汉字笔画,长者可短,短者可长,字与字之间,美丑巧拙,也可以互变互生,形成错综之美。基于对汉字演变的深刻理解,王先生在书写中往往会对字形加以变化,以表达自己对书写内容的理解。横幅《花开见佛》,脱胎于魏碑,但有显著变化。“花”字,魏碑变体,略有草化,底部单人旁缩小,字形端正而疏朗。“开”字以《张猛龙》出之,犹见左低右高笔势。“见”字浓墨书写,加以长撇一笔,与“佛”字相顾盼。整体观之,虽仅四字,结字新颖多趣而相互依倚揖让,呼应有神,完美演绎了“花开见佛”的意义,书法而有画意,堪称逸品。

 其四为气韵生动。气韵是一种很微妙的本体把握,它是由笔墨表现而又游刃于笔墨之外的精神内涵。韵不尽在笔墨之中,它与作者的修养学识德性,甚至书写时的灵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王岳汉先生也是一个学问家,他对国学、美学有着长期系统而深入的学习研究,使得他的书法有一股浓烈的书卷气。识者谓其章法,天然流布,了无刻意,优游从容。气韵美的关键在布白,“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试观王岳汉书法,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生相成,沦漪互见。由此而形成的空白处便有了一种摇曳而来、迤逦而去的风神,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气韵美也体现在书写节奏中,王岳汉先生书法善于处理气脉连断、墨色浓淡变化关系,笔墨的节奏,使书法作品获得一种轻重交替、浓淡有致的音乐美。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执着地追求、大胆地突破,王岳汉先生的特别是魏碑和草书,终于熔铸百家自成一体冯其庸先生赞王岳汉的字“最可贵处是包罗万象、不拘一格,于中国书法史上应有里程碑的意义”,给予了很高评价。对于自己的书法,王岳汉先生却笑言“书法艺术高迥无垠,而我向往的则是书法的唯一。我相信哪怕在千百幅作品中,让人也能一眼辨识出我的东西。谁敢说第一?我只有胆量说唯一。”诚哉斯言!法古出新,王岳汉先生已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我们祝愿王先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李皓

                         20201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