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叶大叔,你怎样看分答回归?

(2016-09-29 23:32:10)
标签:

杂谈

1

分答一回来,好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

分答一出来,我就相信这是一个好模式,一直到今天我都不怀疑这一点。分答一恢复,我昨天就回复了50个提问,这已经超过我历史最高单日提问数量,今晚的睡后收入已经高达622元(单个提问价格是12元)。

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alGSYfaf9EWZsGtmfa0Zia9wO1rAvgL4YYEC3C4BlicvXfmer4X9ytbeXvdcwGNiaW0F7SjOZfIuC3l5KMNapKdFA/0?wx_fmt=png

如果天天晚上有这些睡后收入,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问题是我回答了50个问题才有622元睡后收入,而在分答挂掉之前,我要得到这么多收入,只需要回答20~25个问题就够了。

这个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偷听收入没有了。

50个问题就是600元,偷听一共才22元。原来是25个问题290元,偷听收入300元,平均每个问题偷听收入接近12元,成本都快回来了。

没有偷听收入,说明大家给我提问只是因为我昨天发的文章诱导,好多人只是好奇尝鲜,但并没有扩散到朋友圈,或者扩散到朋友圈并没有人偷听。

这才是大麻烦。

如果没有人偷听,提问者就很难获得回报;

没有回报,大家就不会每晚在微信信息流里收到分答收入提示;

没有分答收入提示,就不会刺激一部分人继续去分答提问;

没有人持续提问,分答答主就会失去答题的兴趣;

分答答主一旦走开,分答就会陷入极为困难的运营局面。

分答的早期运营逻辑其实就这么简单,正是这些简单的细节构成了完整的运营闭环,缺一不可。

分答是回来了,但分答的人气还没有回来,运营又得从零开始。

这是分答的大挑战,也是姬十三团队的大挑战。

从估值破亿到突然挂掉,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真佩服姬十三,得长多大的一颗心脏,才能接受这样的过山车刺激。


2

相信很多昨天在分答提问的人很失望。

因为没有偷听。

有个人直接给我说,大叔,就没有人偷听。

还有人给我发微信消息:大叔,帮我转发一下我问你的问题到你朋友圈吧?

很多人啊,光看到“躺着赚钱”四个字,就看不到“劳动才能致富”这六个字。


要想别人偷听,你得主动扩散——你自己都不愿意扩散的回答,就不应该逼朋友们听,这对你不好,对答主也不好。

要想让别人偷听,你推广朋友圈的文案也得用心设计,你得让你的朋友意识到,这是你们关心的问题。

还有,你提的问题得让别人有代入感——哇,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来,听听大叔怎样说?

算了算了,这么麻烦,早知道我就不提问了,浪费我12元钱。

做完一件事,不去总结为何是现在的结果,总是被结果左右情绪,这正是普通人无法提高的原因。

这样的人太多了,又总想快点找到通往财富自由的路,结果呢?

有句老话你们听过没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3

我依然是坚决看好分答。

原因很简单,分答为我们这样的知识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变现模式。

不管有没有朋友圈扩散,只要我们在文章里写出有质量的内容,就有人想向我们咨询更多的问题。问题多了,自然就没有足够的精力一一回复,人愿意优先响应的,当然是愿意付费提问的人。

分答为忙碌的知识工作者碎片时间提供了一种变现的可能。

这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分答,我们就缺少有这样的付费通道。

只要我们这样的需求存在,分答就能安静发展得很好。

我是怎样确定知道这一点的?——在分答离开的两个月里面,我默默恢复了大弓,你们一定想不到,8元一个提问,最贵32元一个提问,在这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累积提了1200元的问题。

这就是我坚定相信分答的底气所在。

需求还在,就不怕。

虽然分答流失了明星效应带来的红利,错过了奥运话题季,但我相信分答团队实力还在,心气也在,我们要给分答一次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4

现在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如果你们还是很想知道如何通过分答赚睡后收入,你们有一个系统学习的渠道,免费的。

请关注林公子的微信号(lingongzi95),关注后回复关键词“分答”,可以看到个人运营分答目前最系统的攻略。

下次别说我们没告诉你赚钱的方法,就是要耐心一点,等偷听的人回来。

顺便说一句,林公子在美国玩得很开心,她微信里很多美国纽约的现场直播文章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