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一个烂运气更糟的是我居然遇到了两个烂运气!

(2016-08-31 08:57:14)
标签:

杂谈

1

比答辩抽签排第一这种烂手气,更糟糕的事情居然还是发生了。

先说A组项目。

一直不能彩排,因为是MBA项目组,负责人是正儿八经做公司的,一直到开赛前一天才能赶到现场。

说好晚上七点到,到了排练,有五个小时,到十二点休息也算拼了吧?

结果她居然提前误了飞机,但还好,马上改签到成都,再从成都打车过来,冤枉钱是小事,到了绵阳,已经是十二点。

那就十二点开始排吧。

我临时决定改变排练的方式,我先示范讲一遍,让他们看看合适不?


“哇,居然比我们讲得还好。”

“那我再讲一遍,你们记住要点?”

“好。”

“去录音,随时可以复听。”


第二天早上,答辩顺利,没出现大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奇迹。

做工作就是这样,做不到出彩,就先想办法做到合格。

可即便是做出质量合格的工作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为什么我要主动讲一遍?一般而言,三个人一人讲一段进行彩排,效果并不好,除非有足够时间去打磨。

因为一人讲一段,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要讲的一段话,反而忘记了一个流畅的多人演讲需要每个人对整体的演讲逻辑非常清楚,这样才不会出现衔接生硬,还能互相补位。

如果让他们临时每人背自己的一段,实际上让每个人都抽离了自己的逻辑框架,只关注自己的细节,背起来反而不流畅。

我示范一遍,反而有助于他们一下子从整体上理解创业路演的重点在哪一部分,自己应该侧重强调哪些内容,如果和同伴内容形成合力,反而能帮助记忆,节约时间。

至于为什么要录音?第一遍只能是听懂,第二遍才能开始消化到自己的语言,第三遍才能真正理解,但时间不够了,所以录音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我们的目标只是把路演做到不丢分,也是费尽全力。

好的事情是,虽然出了各种状况,但是我觉得团队的表现是合格的,这么短的时间排练,这么差的排位,他们顶住了压力。

好样的!



2

有没有比排位差,缺合练更糟糕的事情?

还真有。这次出状况的是我们的重点项目B。

规定每个团队十分钟演讲,十五分钟答辩。我们排小组第二个入场。

一进场,评委就说,时间不够,每个队改成八分钟演讲,八分钟答辩。

这!!!

如果把三十分钟演讲压缩到二十分钟其实还是容易的,但十分钟演讲,几乎每句话都对着PPT做了精心设计,压缩哪一句都会影响整体的发言框架,会更乱。

只能加快语速了。

还好,七分五十秒结束。评委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八分钟提示钟响了,小伙伴们没有超时,还是完整讲解了我们的观点,只是因为语速有点快,显得我们节奏匆忙。

出来小伙伴给我说这个委屈,我说,没事,你们做得太棒了!

能准时卡点完成,总比没有讲完被叫停好,对不对?

谈到选择,我们往往不是要做一个最优的选择,而是做一个最不坏的选择。两害取其轻,我们就应该满意了。

小伙伴自我安慰,没事,反正后面的队一样会遇到这个压力,也算公平。

其实也不算特别公平,因为后面的小组,可能会提前知道规则变了,会提前做调整,我们是进场突然接到通知,完全没有反应时间,这是非常考验人的。

但为什么我们能做到?

在过去的九个月,我们这个重点团队至少参加了五场正式的比赛,有五分钟的,有八分钟的,也有十分钟的,几乎每一场比赛都走到了最后决赛,还有拿过全国冠军的,我们经历过种种评委的刁难,也见过很多团队的技术失误,这些都成为我们今天应变的经验。

在过去的九个月,整个团队成员每个人都能对演讲内容有整体把握,实际上我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能完整讲述全部内容,至少有两个人能做得很好,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至少排练了50遍。

在过去的九个月,他们不是比赛选手,他们的的确确有参与项目的具体工作,承担重要的工作,像三水,进步非常快,我觉得大部分工作1~2年的职场人,和她已经有能力上的差距了。

我们是实战派,有了实战的体会,才能在比赛里讲出自己的激情。

能力是一种储蓄,平时不存款,到用的时候,你就只能负债。

小伙伴还是很担心,我们发挥肯定受到了影响,评委提问也似乎不太客气,我们是不是没有机会拿金奖了?

我说:平常心,做事结果岂能事事如意,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给自己留遗憾。

最大的遗憾不应该是错失金奖,毕竟强中更有强中手,最大的遗憾是我们本来可以抓住机会,却因为自己准备不足错过机会。

我觉得你们没有准备不足,那么就让该让运气主宰的事情去主宰吧。

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很多时候,会是公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