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我们在微信(PPT100)搞了一场送书活动——《福利 | 50本好书免费送!》,今天还可以参与。
这个活动数据不错,以晚上10点的截图为证,刚好活动过去15个小时。
在不错的数据后面,我们要做的是总结,为什么这个活动受欢迎?我们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今天的文章,就是我们自己的复盘。
1、大号的影响力
类似的活动在十点读书会微信搞过,阅读量是1万左右,在左右青春微信上也搞过,阅读量达到1万3,已经算非常不错的。
至于很多出版社自己搞的微信活动,大概只有几百到几千的阅读量。
微信号的粉丝数,活跃度,以及粉丝是否有阅读习惯决定了这个活动是否能火爆。
秋叶PPT常年坚持拆书、推荐读书笔记PPT,鼓励动手,影响了一大批爱读书的人关注,所以粉丝量我们不算是超级大号,但是读书种子在我们这个微信号里的确是比较多。
我认为这个是关键因素——你琢磨半天如何写一篇爆款文章,不如人家粉丝多,同样的努力,回报却可以差很大。
任何平台运营两三年后,除了特别牛的人能杀出来,大部分领域已经是跑马圈地,几个大号垄断了细分领域的传播能量,看看新榜的微信公众号排名就知道,上上下下都是500强的内部游戏,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2、内容的判断力
搞一次免费送书活动,有没有可能搞到吃力不讨好?
当然可以。
比如我送的书单如果是下面这样的噱头书、伪科学书、软文书、过气书、鸡汤书、洗脑书、拼凑书、装逼书... ...
《左宗棠发迹史》
《水可以知道》
《创造贝因美———服务经济时代的公司革命》
《微博:改变一切》
《女人挖坑男人跳》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这才是马云》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你们会认为我在豪放的搞免费送书?你们一定认为我在帮出版社清理库存。
我认为,我们微信能不能搞好一次送书活动,我们自己阅读的品味很重要。
自己有阅读品味,拿出来搞活动的书,即便读者抽不到(这是大概念事件),也会因为感谢你推荐了好书单谢谢你。
我们不能保证人人都喜欢你推荐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提升合作送书的门槛,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我相信反而会得到更高质量的认同和合作机会。
3、标题的诱惑力
活动好不好,标题设计很重要。
给你们感受一下在一群PPT微信中,一个简洁粗暴又能脱颖而出的标题难度是得有多大!
这个活动原来的标题是
原标题:送书丨春天来了,读书吧
新标题:福利 | 50本好书免费送!
你们感受一下大叔的粗暴和文艺妹子的情怀哪个好?
其实在写标题之前,我特意去微博和百度搜了“送书活动”,找到一些标题做参考。
顺便再发三个标题你们感受一下:
左右送书丨风雨哈佛路(纪念版)
周周赠书丨十七本女性必读书
单身节送书 | 读这11本书,假装自己不孤独
这两个账户是坚持送书,形成栏目化了,所以有一种暗示作用,如果我们粉丝希望我们每周送书,我们送书活动坚持下来了,我们也可以考虑这样的标题。
顺便说一下,我们这次活动文章头图设计不够好,是个明显的失误,我不该偷懒的。
4、细节的设计力
我教别人做PPT也好做营销也好,都非常注意细节的设计。
同样的活动,做出来的影响力不同,我认为还可能是因为细节设计不到位。比方说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设计活动流程,最开始软妹子版的活动规则是这样的:
- 参与方式-① 请先关注 幻方秋叶PPT。② 回复关键词“送书”,即可参加赠书活动。③ 获奖者将从回复该关键词朋友中随机抽取,3月4日24:00前回复有效。④ 获奖结果于3月5日公布,敬请留意。
大家对比看看我改过十稿的文案版本,自己想想什么叫细节?
- 参与方式-① 请先关注 幻方秋叶PPT。② 2月28日24:00前回复关键词“送书”(勿在评论中回复)。③ 提交成功后会收到提示,没成功可隔段时间再回复一次。- 赠书方式 -① 从回复朋友中随机抽取50位获奖者;② 获奖的朋友将随机获得1本图书(从以下10本中随机发送);③ 获奖结果3月1日微信公布。
和做PPT道理一样,一次不要让用户看到太多信息加载,所以我们把参与方式和赠书方式分开,减轻大家阅读理解量。
和做PPT道理一样,重要信息要写在前面上面,所以截止时间加粗变色放开头。
和做PPT道理一样,不同级段落信息间距要加大,可以提高阅读体验。
这只是排版的细节。
我还特别把文案一遍遍给小伙伴看,我反复问:规则理解了吗?好懂吗?有歧义吗?
和做PPT道理一样,文案要简练无废话,要没有歧义,要用语法结构简单的句子。
这是文案的细节。
我还特别提醒了不要在评论中回复,但是依然有超过20位朋友在评论中回复,还有8位朋友直接在我个人微信号里对我说“送书”——能想到写这个提示,就是经验,每次搞活动都有人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参与,而不是你设计的方式。
提交成功后我们设计了非常贴心的文字提示“你已成功提交“送书”活动信息。能否中奖?请留意我们在3月1日的公告。”,这样大家就知道参与成功了,大大减少了咨询提交成功的工作量。
而且在公告里提醒大家没有收到提示可以再发,因为微信很多人参与的话,会出现信息拥堵,导致部分人的信息根本没有收到,这样就必须重发才行。
说起来我还是犯了一个错误。我应该提示务必打开接收消息,我发现一部分朋友为了节约手机流量时选择了关闭接收微信公众号消息,那我就无能为力了。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活动时间提前了,不是3月5号,因为微信后台消息只能保存最近5天的,活动周期拉长了并不能帮你节约时间,而且让大家等那么久,体验也不好。第一次搞,我们把时间拉长一点,以后争取三天内结束。
和做PPT道理一样,任何活动设计要考虑用户使用的场景,思考他们的行为模式,从而设计好的交互体验。
即便这样思考,我们还是发现有读者不理解规则,没关系,不是还有评论吗?马上反应过去,马上回复,马上通过评论,这样相当于部分解决了问题。
5、营销的克制力
做这样的一个活动,当然希望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把活动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的人越多越好。
但是我们在整个文案里都没有诱导大家转发朋友圈的文案,我们甚至不搞什么截屏晒图的游戏,你发个关键词之类的。
结果居然是这样的
不过我们其实还是蛮狡猾的做了诱导转发潜意识植入。
第一重植入:投票植入(请注意最后一个选项的文案)
第二重植入:评论回复植入(注意点赞最多的评论,我承认我们会筛选对自己有利的评论,优先通过,点赞多的自然排第一,拍第一的自然点赞多)
不过这个慧敏妹子就是会做人,你们以后发评论要向她学习才容易被公号通过!
我们还充分考虑到没有抽到书的朋友遗憾心理,类似这样的评论,我们也通过了好几条!
做好这么多细节设计,只是希望让一场活动变得尽善尽美,但是你们要知道,这只是策划,在一场简单活动背后,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很多工作。
我们的活动负责妹子——
要对接出版社联系图书要从后台上万回复中选出50名中奖者要一个个给中奖者回复消息,索取地址要把名单分开发给出版社安排寄书要要到出版社快递单号,然后给中奖者回复快递单号查询,不然他们中着急的会问我,他们中对社会缺乏信任的会认为我是骗子。
......
就聊到这里吧,一句话,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出好的工作,基本原因就是不用心,也不总结。
对了,今天的头图有吸引力不?——有就点赞!
啊,这个活动你还没有参加?——今天还有机会拼人品!
快去扫一扫关注大叔 微信【查看历史文章】找到昨天推送去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