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05)–别以为你会画思维导图就是有思维能力!

标签:
教育 |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
这个标题有点标题党,我当然不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画出过几个漂亮的思维导图就认为自己学会了思考,但是我也的确看到很多人非常推崇思维导图,好像会画漂亮的思维导图,就是自己拥有高人一筹思维的表现。
那么思维导图到底能不能帮我们建立独立思考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尝试交流的话题。先科普一下:思维导图很多地方也叫脑图,常用软件是mindmanager和mindmapper,搜索关键词到处有下载链接。作为一种有效的大脑思维开发工具,我首先推荐各位了解学习思维导图,艺多不压身,书到用时方恨少。
很多人第一次学会用思维导图会惊喜若狂,相见恨晚,也的确大大改善了自己的某些方面工作效率,这是客观事实,说明思维导图是一种很优秀的工具。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要特别提醒,不是只有思维导图才能帮助大家提升思维,否则在思维导图发明之前的哪些大牛,都是如何思考的?
另外有一点我注意到,微博上一些漂亮的手绘导图被广泛转发,但是大部分人似乎没有认真看那份导图,而是羡慕别人的手绘能力。
@朱赫朱赫
http://www.70ma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2/5f593ccbgw1e1zl6xr71vj-1024x706.jpg
我觉得很多羡慕别人的不是他的思维提炼能力,而是手绘能力,逻辑打不过艺术,理性很难战胜情感,这个原理又一次应验了吧?
好的思维导图应该具备三大特征:第一信息量大;第二这些信息被一条清晰的,易于为大部分人理解和认同逻辑主线串联;第三也应是大部分人易于理解的视觉化图解,便于图像化记忆。大部分人分享的思维导图要么信息量不足,要么自己得意的图解或逻辑别人根本看不懂,或者都只看你的手绘而不是你的内容。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会画这种漂亮的思维导图了,你就学会了思考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不知道学过思维导图的朋友,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博赞要发明思维导图?
这就是我讲的独立思考的方法,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再进一步,这个“所以然”靠谱吗?还得质疑质疑,觉得没有问题才能成为自己相信的结论。
我的思考结论是思维导图有三大好处:
1、展示思维成果
要给普通人一个展示思考的手段,不能展示的思考是无法分享的。
很多人必须借助思维导图来分享想法本身说明他们通过文字,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不足,有了思维导图这种工具,的确大大减轻了展示自己思考成果的负担,这成为帮助很多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不信的话,你让很多人把思维导图改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或者口头演讲试试?甚至改成一个PPT试试?不是那么容易,有了结构提纲和有了完备的最终成果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一个真相:他们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不足。
顺便说一句作家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歌手通过声音表达思想,舞蹈通过形体表达思想,画家通过色彩表达思想,建筑师可以通过构形表达思想,表达思想的方法从来就是多元化的。思维导图固然是不错的工具,但是泛思维导图化可能就过犹不及。
2、整合思维碎片
思维导图是普通人训练思维的一个好工具,因为碎片化的思维往往是难以分享和改进的,而且没有思维导图的整合记录,很多碎片化思考会流失和遗忘。思维导图帮助很多人养成了用分类和关联联想记忆碎片化灵感的习惯,这才是帮助很多人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
对于我而言,一直就有随手用纸和笔记录思维碎片的习惯,而且会定期利用博客写长文整理,然后系统化出书,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印象笔记这样的APP比思维导图更适合我,我的大脑就是我的导图,只是需要一个容器装一下我那些溢出的碎片。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二个真相:他们平时根本没没有整理自己思想碎片的习惯。
3、降低记忆难度
思维导图提倡左右脑同时开动,用左脑构建事物的逻辑联系,用右脑把事物的逻辑联系图像化。这恰好符合大脑记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左、右大脑分工不同,记忆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左脑主要靠语言文字,用逻辑法来记忆;右脑主要靠图像、联想,用照相法来记忆。右脑的记忆能力比左脑强许多倍,也就是说凭借图像、色彩来记忆,将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减轻记忆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好的图像符号系统符合群体的共识,从而使得你的思维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三个真相:他们从来没有了解过大脑记忆学和符号信息系统。
展示思维成果,整合思维碎片,降低记忆难度,这是我认为思维导图最大的三点价值。
要实现这些价值,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要有好的思维组织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信息,如果没有思路去串联这些素材,光有各种软件帮你,你还是画不出好的思维导图。
仔细看大部分人画思维导图,其实不过是把Word的大纲在思维导图软件里面画一遍,一般遇到这种级别的思维导图,我都是直接在Word里面用“文档结构图+大纲视图”排版,一步到位,还省得从软件里面导入到Word里面来,还特别方便随手放一些素材插入到对应章节。
这其实根本就不是思维导图,还是纯左脑思维,很多人发现自己居然能够用思维导图画出一个好提纲了,恰恰反应了他们原来做提纲打腹稿能力的薄弱。他们还根本没有掌握思维导图的精髓。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四个真相:他们从来都不会用Word的文档结构图。
其实我手绘能力很一般,但是我构思导图能力超强。
为什么?因为我的大脑里面装着各种思维框架,我很容易判断假如是现在这个话题,用什么框架来表达整合信息会更加高效和便于理解传播。
思维导图的功效在于是让各种思维的跨界组合后加深记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思维的发散和创意的流出。越是结构性强的内容越要用视觉化图像强化联想记忆。越是右脑发散型内容越需要结构化框架组织,富有视觉创意的结构化思维才是思维导图的最高境界。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把零散,碎片化的思考,灵感,线索整理出内在逻辑,这才是做思维导图是为什么能够训练和提升你思维的原因。
如果你养成经常定期整理你工作和生活中的碎片化部分,让它具有一种管理的结构,你的思维就开始得到结构化提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每个人都穿衣服,如果衣服多了,我想分一个类,你能把衣服如何分类变成一张思维导图吗?
或者说你认为衣服有几种分类的方式?——这个才是思维,导图不是,导图不过是思维的表达方式。
请你试着为衣服提供5种以上的分类方式,如果你三分钟内还想不出来,那就只好请你速用微信加秋叶的微信公众账号“PPT100”,关注后文字回复“衣服”会弹出我的提示答案。
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学了思维导图很开心吧?他们花了几万块不过是学会了一种最基础的结构化方法:分类,如果要稍微再夸张一点点,就是总分总的分类。这真的应该大学里面就应该搞定的玩意啊,亲们!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五个真相:他们想掩饰自己缺乏思维能力的真相,好像是因为没有思维导图这样的好工具。
有些朋友喜欢用Mindmanager 这样的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画起来也很漂亮,看起来逻辑性也很强,那么是不是就代表他思维导图水平高甚至是思维水平高呢?
我看也未必。
正宗的思维导图强调手绘,因为手绘的过程本来就是加深自己对信息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辅助粗细不同,色彩不一的曲线、手绘、插图、图片、关键字等等,手绘的过程不但可以整理了思路,同时也帮助加深记忆,一举两得。
太多人画的思维导图过于规范,这也是标准化软件带来的毛病,但是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很多人并不理解不同的色彩、线型、粗细、图示在不同社区的人群心理上代表不同的含义,很多有全世都统一的规则,所以他们画的思维导图充满个性,优点在这里,缺点也在这里。
太个性的思维有时候会很难理解,也就很难大范围传播。
如果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有一些美术方面的修养,特别是符号学方面的积累,思维导图的质量会变得很高。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六个真相:通过思维导图最容易找到信心的人是美术高手(形象化思维),未必是逻辑性思维高手。
很多人一发现思维导图这个神器,恨不得什么工作都用一下思维导图,这恰恰是他缺乏高级思维能力的表现。
@菜农-图形思维 老师有个观点,他说常见的思维导图只有一种八爪鱼形式,这无法高效表达社会实践中的信息,例如,直接反应在地图上的容量直观图,八爪鱼是无法体现地图的;矩阵图(坐标)可以将已经定性的对象定位在一个地方,而八爪鱼没有坐标,还有八爪鱼构不成(时间轴、空间轴)顺序和数据的比较,问题都出在结构模式单一上。
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我觉得思维导图特别适合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分类思维,把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打包结构化,所以我前面写硬知识适合用思维导图来整合,但是深度分析、连续分析,这种需要聚焦的、收敛的思维,思维导图是不够的。这些方面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经验图表,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思维。
导图只是诸多思维视觉化工具中的一种,熟悉使用就好,它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要形成路径依赖、工具依赖,这才是最好的思维培养方式。
我觉得思维导图被某些商业机构过度神化了。
说实话,我随便就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证明思维导图不如其它的类型,比如思维导图能取代影像的力量?故事的力量?诗歌的力量?
即便是图形,你能超越所有的照片、油画、装置、建筑?
说到视觉化表达,除了思维导图,Powerpoint(幻灯片)、Flipcharts(挂图) 、Post-it Notes(粘贴便条)、Templates(模式图)、Graphic Facilitation(手绘图形引导)都是,都有自己合适的应用领域和边界。关键是在恰当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沟通工具,而不是一切都依赖思维导图。
一旦你的思维养成路径依赖,你也就变成一个熟练工具。麦克卢汉说:“我们打造了工具,而工具也会反过来塑造我们。”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七个真相:因为做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思维导图比做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幻灯片更容易。
有些朋友喜欢用思维导图做书摘,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好习惯,是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的第一步,切记,这只是第一步!因为了解别人的文章框架和了解他的思想是两码事。
画出别人文章的思维导图说明你理解了别人结构,但不代表你理解了他的思维。除非你能用他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
同样学会用思维导图可能让你意识到你有思维的能力,但不代表你拥有了好的思维。很多朋友的确用思维导图软件画出了漂亮的导图,但是他的思维并无突破,只不过学会用图形化和联想的方式表达自己原有的思维,这当然是进步,至少视觉化思维有进步。
但如果你就此固步自封,那么你在掌握思维导图之后,思维其实还是原地踏步。
大部分人喜欢思维导图的第八个真相:同样的思考质量,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更酷。
最后我要说真正的独立思考是源自你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一个新工具,画出一个漂亮的导图。
我还是要强调,我并非一味反对思维导图,我只是反对神化思维导图,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思维导图,@萧秋水
今天的长微博就聊到这里,昨天有朋友问如何建立连续深度思考能力,这个我还真有一些经验,下次就聊聊谈谈我建立连续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对了,那些五种衣服分类都无法想出来的朋友,赶紧加微信,回复“衣服”求答案!
友情忠告:别让单位花几万元学思维导图,最后只学了一个软件操作,要找那种真正有思维的老师学脑图才是王道。
今天的长微博就聊到这里,昨天有朋友问如何建立连续深度思考能力,这个我还真有一些经验,下次就聊聊谈谈我建立连续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对了,那些五种衣服分类都无法想出来的朋友,赶紧加微信,回复“衣服”求答案!
【秋叶PPT】:只做优质职场原创分享!在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中查找“PPT100”或“秋叶PPT”。职场朋友们如有问题可以加这个微信交流。
http://www.70ma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2/qrcode_for_gh_de14faa82f78_258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