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控控微博》营销手记#08-预告营销的利弊

(2012-11-05 14:06:15)
标签:

教育

分类: 03-秋叶玩网络

很多出版社在快出书前,都尝试过发布微博新书预告,希望得到读者的关注和期待。有些第一次写书的作者,待书快出版时,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预告给自己的粉丝。

但真相是大部分新书预告,没有什么效果,不如不做。

我自己的观察往往新书预告营销出版社和作者会犯三大错误:1、过高估计自己粉丝的忠诚度;2、预告时间离正式出版时间太长;3、只重视预告文案的质,却缺乏预告营销的销。
#《微博控控微博》营销手记#08-预告营销的利弊

每天在微博上有一堆新书预告贴,10月23号这天发布的新书预告,大家可以看到,除了铁葫芦的书,大部分转发和评论,寥寥。

新书预告是一个纯广告贴,目的并非是直接提升销售,而是为了引发好奇心,争取曝光度,让热心粉丝或潜在读者提前对书产生期待感,争取在新书正式上市时,形成抢购热潮,快速带动网络地面书店排名,引发关注和评论,形成良性循环。

这是书商和作者的小算盘,但是,预告新书毕竟是一个广告贴,广告贴一般转发很低,除非你的粉丝又多又热心。

对于普通作者,真实粉丝在5000到10万之间的,是否有那么多热心粉丝愿意帮你转发,实在是一个问号。我个人体会是,平时转发可以轻松破百的微博,换成广告植入,可能几次都没有。

发布新书预告,未必能得到高转发,这让作者很尴尬的,你出个热脸,却发现粉丝回你个冷屁股。

我这个人要求比较高,我觉得新书预告如果没有100次转发,还不如不做,因为不知道内情的人看了,会感觉这本书没有人捧场。

像图片最后澹台镜的微博一日转发19次,真的很好了,但是我觉得依然不足。

是不是因为作者个人影响力不够?假如让出版社官方账户发送,效果也未必好,哪怕你是中信这样的名社,忠实读者很多,能到20次转发也已经不错了!

普通出版社,就是普通转发,比如1次,两次,连个曝光率都没有,预告个球?

除非你的新书有万能的@王小山等一堆好汉说话加转发,才能诱发一堆忠实读者的期待,最近我印象中预告营销做得好的,大概就是解玺璋的《梁启超传》,但他这书预告文案写得多好:“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大家都不是读梁启超,都是读当代中国怎么了!这书出得应景,深刻,就是天然的话题啊!不预告都有人奔走相告,可有几本书有这样的待遇和机遇?

大部分图书我个人觉得预告营销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它就没有那么深刻到非买不可,错过就是遗憾。

读者的购书冲动不会多次,第一次预告产生购买冲动没有地儿购买去,下一次正式推出了,他未必会买了,因为很多人很难对买书这件事情产生多次冲动。

我们总觉得,与其推出一个不咸不淡的预告贴,不如集中火力推出一个正式的预售贴,或者上线销售贴,让读者有机会冲动,顺便有机会下单!

铁葫芦的书预告营销一天就2300多次转发,但是自己看看,这不是预告,是预售!陈坤出品,名人参与,不受到粉丝追捧,都难!

一切不能带来真正的营销机会的推广都是空炮!

这方面我们自己是有深刻教训的,在2008年出版《名博是怎样炼成的》时候,因为不清楚出版过程往往有很多意外(当时编辑开始承诺最迟7月份出版,最后拖到了10月份出版),我们兴冲冲在5月底做预告营销,结果谁也没有想到预告到了10月份,结果在四个多月的等待期中,我们不得不解释了多遍,读者都被预告跑了。

假如真要预告,还得防止预告微博没有人气,那么你就必须在预告之前,花费大量力气做转发预约,比如让一些提前看过书稿的人写真实的看法,甚至引起一些观点争议PK,而不是简单发一条微博,期待网友互动。这背后需要复杂的脑力劳动还有营销资源的调动。

预告营销的真相其实是:

1、你是不是有名气和影响力的作者,试一把微博预告就知道!

2、你是不是有实力和头脑的出版社,试一把微博预告就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