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牛刀,谁想自宫?

标签:
教育 |
分类: 10-读书电影旅游美食 |
有些人只看文字,你会以为他有国师情节。比如牛刀,篇篇文章落脚是民生,抬头是民族,煽情是民权,一整个三民主义,在他这里算是凑全了。
说到书本身,牛刀特别强调,这是一个非常清楚的逻辑,这句话说得多了,我就有点不自信,我总觉得一个特别清楚的逻辑,是不需要作者反复指出来的。
问题是经常是牛刀指出这个清楚的逻辑,我要想很久,我还没明白。比如书我看完了,对一个基础的论调,这个世界的经济体,一半通缩另一半就得通胀,否则不能平衡,所以世界通缩,我们就得通胀,然后我们就得痛苦,就得听牛刀出谋划策。
我知道我们现在很痛苦,但是能不能让痛苦的原因解释得不让人痛苦一点?难倒世界经济是个装满货币水流的球,你在这边按下去,那边就得鼓起来?难倒球不可以有个洞,结果到处都萎靡?一如上世纪的1929年?
牛刀的文字特点是煽情,而不是理性。只不过为了更好的煽情,他先得使出千方百计让各位先确信自己是处于理性的状态。
而且你读过牛刀的书后,会有一种意气风发感:原来世界就是这么回事,你们这帮孙子官员居然什么都不懂,你们弱爆了…
牛刀的文字有没有读的价值,我认为有的,至少有这么两个价值:
1、牛刀是做传媒的,而不是搞经济的,所以他非常清楚文字该如何写才能拥有读者,所以他的文章一定会时不时这里或者那里抖一些你不知道的猛料,且不说他的猛料是否可信,也不管他解读这些猛料思维是否靠谱,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些茶余饭后插科打诨的段子;
2、牛刀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分析,是非常好的检验你的经济学修养的试金石,我觉得大致可以分四层:
1、没有太多经济学修养的人,看不懂
2、有一点粗浅皮毛的爱国青年,看得很起劲
3、对经济学有一定研究,看得疑惑四起,但说不清哪里不妥
4、对经济学了解甚多,一眼就看出其中逻辑漏洞
所以看看这本书,你大致也可以对号入座。
最后要说明下,每本书中牛刀的理财建议,你信或者不信,无论将来中或者不中,都是你的选择,而不是他的建议。
这次好像他建议我们买粮食的,只是我真的要买那么多五元一斤大米保值,然后放在我五万元一个平方的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