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型PPT修改案例分享(38)-也谈李开复博士的“教你如何做好PPT”

(2012-10-25 21:47:43)
标签:

教育

分类: 01-秋叶玩PPT

前几天IT行业大佬@李开复发了四条“教你如何做好PPT”的微博,累积超过6万粉丝转发,很多人非常赞同李李开复博士的观点,那么李博士到底在微博中说什么?让大家如此认同?他的观点是否都有道理?秋叶也想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李博士的观点,他的观点是从这样一条微博有感而发的:

@桂曙光 : Khosla Ventures创始人Vinod Khosla之前是顶级VC KPCB的合伙人,对给VC做融资的创业者,他提出“5秒原则”:打开一页幻灯片,5秒后关掉,观众还能描述其中的内容。别在幻灯片上堆砌太多文字、图片,而同时你还在不停地讲,听众眼睛和耳朵很难同时处理信息。记住幻灯片是用来辅助演讲的,而不是干扰!

李博士回应的四条微博分别是:

微博一:如何符合"5秒原则"

1)标题不超过10个字,涵盖这页幻灯片主旨,如果只读每页的标题,能够理解你的演讲;
2)一张一目了然的图,不须思考,自然地支撑这页的主旨;
3)每个重点一行讲完,不许换行;
4)深记是用幻灯片支撑点缀你的口才,而非反之!

【秋叶点评】:5秒原则通常都是对的,特别是在演讲场合。

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这样一种PPT,故意设计得过于复杂,任谁也看不懂,包括演讲者自己。这样的PPT会让那些看不懂的人自惭形愧,这么复杂的图我怎么就画不出来,进而觉得自己倍儿不专业,然后产生对演讲者的崇拜之情,下次默念我也一定要画这样一页PPT出来。比如这样的PPT在咨询公司,IT行业比比皆是。

工作型PPT修改案例分享(38)-也谈李开复博士的“教你如何做好PPT”

微博二:如何写标题

第一,每页标题尽量不超过10个字,且必须涵盖当页主题;第二,标题一行写完,绝对不可换行回车,否则听众的眼睛便要回车,无形中增加了认知负荷;第三,让你的题目讲你的故事,就是当你把所有的标题串联起来,只读题目,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演讲内容。如此,听众只需关注标题辅听即可,不必再专注地阅读延展内容。

【秋叶点评】:总体上我是很认可李开复博士这条建议。

这个在PPT设计叫通过眯眼测试,就是说你眯着眼睛看PPT,哪怕看不清页面小字,但听众依然知道你要说什么,就是通过了眯眼测试,通过眯眼测试标题的简化和强化就非常重要。

不过在中学语文我们就学会一段话中心思想可以写在开头,可以写在结尾,也可以写在中间,甚至可以不写,让读者猜,所以才有给你一段话,让你用一句话总结中心思想的练习,在制作PPT的时候,标题固然短小精悍好,但是在职场有时候不方便表达自己的观点,故意让PPT里面的内容需要绕一绕,有些话只通过口头沟通传递,也是常见的。

微博三:如何写好内容

第一,要牢记PPT只是辅助你口才的工具,绝对不可让其喧宾夺主,每个PPT最好让听众“不经思考”就能看懂。因为,你要听众思考的不是PPT上显示的东西;第二,每条最多4点,每点最多10个字,且不可换行回车,否则会增加听众认知负荷;第三,每点使用同样的语法,这样更容易被听众理解。



工作型PPT修改案例分享(38)-也谈李开复博士的“教你如何做好PPT”

【秋叶点评】:这句话我同意,我在培训中叫制作“简单完整句,排比对称句”。

但每页四句,每句十字,能这样当然好,可每页十句,每句超十字一样可以让PPT排版漂亮,重点突出,后者在工作中更常用,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极简型PPT。

其实字多一样可以出阅读视线清晰的PPT,我这里随便列一个例子,这页PPT的字够多吧,每句抄十字的也大大超过十句吧?我想阅读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工作型PPT修改案例分享(38)-也谈李开复博士的“教你如何做好PPT”

顺便PS一下,李博士提供的对比案例配色实在太弱了,我都不好意思说,要不是知道是李博士的分享,不排除当初我做普通青年文艺青年还有二逼青年的PPT作品就选这个做二逼青年的案例。

微博四:动画和页面切换的诀窍

第一,不要经常使用音乐,那样会显得很幼稚;第二,不要太花哨,简单的动画即可,以免喧宾夺主;第三,页面切换一定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因为从小看书看报都是这样,听众自然觉得舒服。那些飞来飞去的古怪动画很不自然,看起来别扭。

【秋叶点评】:这个观点我就严重不同意。

因为这只能说明李博士在商业PPT中还不擅长恰如其分使用配乐和动画而已,好的动画可能很复杂,但展示出来很简单,一如苹果的设计,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后用心其实很细甚至很复杂,把复杂的设计用简单自然的形式展示出来是需要更高的功力,普通人往往缺乏训练,掌握不好关键点,所以参考李博士意见也无妨。

至于页面切换一定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就不对了,人的眼睛是可以被很多元素牵引的,对角线切换,90度转向,走马灯切换,都是大家接受的形式,不必拘泥只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在2010版中,微软的动画切换功能大大增强,好好利用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效果。

比如秋叶最新分享的一个作品《给大学新生的十个建议》就采用了滑动对称左右翻页,我觉得效果很自然,比单纯从左到右好得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0MjM1MDY4.html

最后李开复博士谈到:“看到大家对演讲和PPT兴趣很浓,今天发了不少建议。想学习更多的童鞋请看视频。”,李博士分享的内容还是值得一听。这个视频配套的演讲PPT这里可以下载:

BecomeAGoodSpeaker PPT下载: http://wenku.baidu.com/view/f705b2b269dc5022abea000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1NjUxNjIw.html

这是李开复博士很早在2001年北航的一个讲座,当时李博士用的PPT和他现在的PPT水准差距还是很大的,下面分享一个李博士微博发布的他在11月4号在移动开发者大会的完整演讲PPT。

工作型PPT修改案例分享(38)-也谈李开复博士的“教你如何做好PPT”




 

不过老实讲李博士的PPT总体而言还是有点信息量过载,颜色有点风格Hold不住,不过我估计这不是李博士的问题,是他助手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