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了吗? –PPT中需要的想象力

标签:
教育 |
分类: 01-秋叶玩PPT |
Hey Sugart 投稿
我承认灵感有时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但静下来想,她常多么流连辗转我的身旁:还是写个开篇吧,或者一不小心写个系列?
故事起头是前段时间的某个半夜,我想起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段印象深刻的话,忍不住爬起身来,把漫天飞舞的思绪写下来。
N老师有一个个人品牌营销的公司(persoanl branding),帮助别人出书、在电视、电台、或网络传媒上露脸和获得关注。她形容说,个人品牌这件事,就像是画家来到大自然写生,把大自然摄人心魄的美,比如森林不同层次、微妙变化的绿色,描绘成一幅画,供人们欣赏,观赏者通过这幅画心里投射出自然的景象,继而心神往之。个人品牌就如同这位画家,把人们身上微妙的特质,提炼结晶出来,透过媒介,和更多的人分享他们(我们)美好独特的一面。老师还举例说,红透的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就是这样不断的分享她的精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心里住着个欧普拉,也不懂得如何开发培养这些特质,所以就有了“个人品牌营销”的市场。那天夜里我想到的意象之一就是一个漂亮的皇冠,加顶在闪着光彩的美女的头上。如果要我去表达“个人品牌营销”是怎么回事的话。
第二天,我按照这个想法在istockphoto搜了图片,做出了两张下面的图片玩。尽管有不少可以改善的地方,或其他的选择,但带着这个意象,能够找到个落脚点(anchor
point),就好像徒步的人找到了一个歇脚的地方。
其实这件事情和整个过程,能典型的反映出在生活中我的思维模式的强迫症之一:就是知道自己想表达的事物之后,就想着不断的去捕捉微妙的意象来代表它;我深深相信当这些信息有了一个有“意象”的媒介之后,接收者就能更快更好的理解它。这种急切的需求像一种条件反射,不但敦促自己不停的练习,也会不自觉的去评价平常听到看到的各类意象。听N老师讲的出神,也不禁为她的意象能力叫好。沟通的兴趣和乐趣不就是这些么?我讲出一个故事或描绘一个意象,借着它微妙的含义,让它端端坐在那里,邀请接收者的理解和再次诠释。有心的,你或者更丰富了这个故事,或者延伸了它的解释,那个叫“灵感”的东西就开始变得活泼流动了。
我想意象的能力,就是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图片化”,让人们能看见它。只有看见它,才能打开沟通的可能。号召涂鸦革命的Sunni Brown说,人类就像是visual-processing robot,不停的搜寻和解释看到的信息。这么说来,对意象敏感,让沟通变得轻松,也是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喽?你看见那看不见的了吗?
比如,在经常路过的车站牌上有一大张色彩明亮的广告。镜头定睛在一双粉红色的帆布鞋,色彩斑斓的长筒袜,小女孩的双腿,小女孩坐在板凳上(你能想到的,图片只从小女孩的下半身开始到那双鞋子)。图片下方黑底白字:You know where to buy your kid best shoes,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best hospital?(你知道哪里能给小家伙买到最好看的鞋子,你知道哪家医院是最好的?)在洛杉矶看到这则广告一点都不奇怪,人们被宣传轰炸过一个fabulous life,外表的statement(表现和说法,举例,我觉得在公车上遇到的三角皮毡帽日本男很有statement,哇咔咔)绝对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广告很微妙的表达了几层意思:我们知道你有品味;我们知道你爱你的孩子;我们知道你关爱你孩子的品味;我们知道最好的儿童医院;就像我们知道品味对你重要,凭着这层理解,我们提供相当水平的儿童医院的服务,噢,不开玩笑,它应不输于你的其他生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