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乞讨儿童 我们一起行动》制作心得与PPT分享
(2012-10-09 13:10: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01-秋叶玩PPT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yMzk4NjM2.html
【起】整体逻辑框架确定
对于“解救乞讨儿童”这个策划,材料不是问题,却又是最大的问题——网上的资料太多,所以就像秋叶老师说的“必须对它们进行裁剪”。
相信看过《南方周末》的朋友都会发现里面文章有个共通点,就是:作者都会先来一个片段把读者“抓”进文章,继而陈述事实,最后以别人的观点(记者报道一般不允许做主观点评)来升华。亦即:感性——理性——感性的逻辑顺序。
在《南周》的启发下,最后裁剪得来的逻辑顺序是:由一个乞讨儿童的故事引入,然后过渡到更多的乞讨儿童,接着顺势引入“解救乞讨儿童”的活动,最后号召大家参与进来。
【承】中国地图的一张PPT
PPT里“中国地图”的是最“操心”的。其实最初想做成地震的效果,苦于多次试验失败,最后选择了相对容易的坠落效果。
这个动画虽然只有一页,但是却消耗了这个PPT超过60%的制作时间。那么这里简要与大家分享一下制作思路:
1.
2.
而对于中国地图的制作,自己是用PHOTOSHOP将乞讨儿童的图片修成各省形状然后存为PNG导入到PPT中实现的。
这里强烈推荐Power Point 2010中的“动画刷”功能,确实能够使动画制作简单点。
【转】文案的修订
对于最后的升华部分,也真的是改了又改,怕不能实现好的动员效果。最后确定的文案不得不让曹将佩服秋叶老师的文笔:
只要有一个孩子乞讨,那么就有一对父母在伤心欲绝;
只要有一个孩子乞讨,那么他可能是被拐卖被摧残的孩子;
当我们刚刚陪家人度过春节时,
请为那些沿街乞讨的孩子顺手做点什么,
围观也是力量,转发也是关怀,
星星点灯,照亮他(她)的家门,
让每个流浪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合】音乐、视频和其他
音乐是选择的《火影忍者》原声带里的《response of souls》和《Alone》,话说听名字就觉得很适合。PPT中的“敲击声”是希望传达一种愤怒和伤感交织的情绪,不知大家有没有与曹将“共鸣”。转存视频时费了些周折,因为经常会出现最后关头不行的情况。后来试了很多次后选择重启电脑再来才成功。大概是缓存问题。
整个PPT策划——制作大概持续了三天。最后看到优酷上6万多的点击量,也挺高兴的。
相信:种下善因,必结善果。
如果您喜欢这个PPT,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