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2012-10-08 19:50:18)
标签:

教育

分类: 01-秋叶玩PPT

先来分享一个最近网络上颇为流行的接力贴吧,可以用来探讨关于简洁图表的话题:
原文:现在许多领导都喜欢搞漂亮的女下属
接力1:很明显“现在”是多余的,简洁成“很多领导都喜欢搞漂亮的女下属”。支持
接力2:很明显“许多”是多余的,简洁成“领导都喜欢搞漂亮的女下属”。支持
接力3:很明显“漂亮的”是多余的,简洁成“领导都喜欢搞女下属”。支持
接力4:很明显“女”是多余的,简洁成“领导都喜欢搞下属”。支持

接力5:很明显“喜欢”是多余的,简洁成“领导都搞下属”。部分支持
接力6:很明显“都”是多余的,简洁成“领导搞下属”。不支持

这个接力的贴子挺有意思,在博我们一笑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来说说图表、PPT的简洁话题
依个人判断,感觉接力1-4都非常不错,在保留“原汁原味”的语义基础上,做到简洁有力
但到了接力5开始,语义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是否还能保留原来的“原汁原味”,要看每个人不同的理解与判断了。
毕竟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搞”这个字存在太多释义:
1.搞男女关系;
2.恶搞、恶作剧、作弄;
3.欺负、欺骗、政治斗争;

如果停留在接力3的结果,无论怎么理解都应该属于第一种的释义,而接力4开始之后,三种释义似乎都可以适用

因此在我们制作图表和PPT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例子,简洁的目的是去掉干扰主题的多余元素,使主题更加突出,但简洁化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主题开始发散,容易产生歧义的时候,就应该回过头来想一想,是否需要重新修正一下了。

下面结合一个手头的方案,来看看如何去简洁一个图表:

一个客户非常关心全国各城市电影市场的增长情况,如果能够从整体趋势上给予客户一些参考,对于客户制定投放计划,选择重点投放市场以及分配预算的帮助非常之大。
幸好,手头可以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以上这张表格,是收集到的2009年46个年度票房超2000万城市的票房和观影人次,而在2008年这样的城市还只有36个。有了这些城市的年度票房和观影人次,可以计算出各城市同比2008年的增长情况,表中红体字为计算同比增幅。在Excel中有了同比增幅的百分比数据,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制作图表。
传统的做法,可以做出这样一张条形图(以票房增长为例):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对于这张条形图,可以把增幅数字降序排列,西安、济南、中山这三个城市可以排到前三位,但我感觉这样的处理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城市票房的基数。目前的这种排列,是保持了城市票房排序的同时,反映城市的增长幅度。虽然图表已经完成,但发现阅读起来并非简洁,我希望一眼可以看到西安、苏州、济南、中山等城市的高增长幅度(方案需求)。
好,下面我们来简洁处理:
很明显“纵坐标”是多余的,删除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很明显“条形图”也是多余的,无填充处理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很明显“数据标签的数值”也是多余的(方案注重反映趋势,不刻意关心具体数字),数据标签不显示数字,只显示类别名称。重要:标签位置选择“数据标签外”,保证标签刻度相对精确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很明显,以上根据条形图进一步简洁修饰之后,可以明显看出西安、苏州、济南、中山等城市的增长幅度均超过80%以上,西安更是超过100%,以及其它各城市的增幅在怎样的一个区间内。从上至下,也是这些城市票房的排名。在这里也要提及一下,经过这样的修饰,数据标签的刻度不会很精确,下面这张图片是对数据标签进行了加边框的处理,每一个标签的左边框,其实才是这个城市相对精确的刻度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这样的一张图片,可以放在PPT中作为一页,在给客户现场提案的时候,将高增长幅度的城市突出出来,配合现场的话述,给人简洁突出的风格
但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也牺牲了数据的精确表现,例如重庆市场实际增长为59%,无论数据标签怎样选择,都无法保证所有标签的位置准确。很明显,我们发现这样的处理过程中,已经牺牲了数据的精确性。如果是高度专业的市场分析,宁可牺牲图表的创意性,也要保证呈现的客观性。所以,我也在供阅读的PPT方案中,将这个图表和表格配合一起使用,这样也让读者更加明晰每个城市具体的增长幅度和票房基础情况。
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3)-很明显,图表中有些东西是多余的

通过上面的一个笑话和一个实际案例,所要表达的是,图表中存在很多可以明显去掉的多余元素,但是在去掉的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是否可以突出主题和是否会保留原汁原味,如果两个结果都符合,大可以去掉。但如果发生意思改变,或如这个案例中的精确性降低,那么有必要三思后行,或者加入表格进一步注释
分享到此,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和大家共同提高图表、PPT的制作水平,和大家交流经验
而且春节日益临近,提前预祝大家(看贴即回者)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更多搞下属的机会,碰到更少被领导搞的现象。(此处“搞”为释义3,看贴不回者反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