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广告方案交流PPT(02)-值得投资的二三线电影广告市场

标签:
教育 |
分类: 01-秋叶玩PPT |
拿出一个前段时间做的PPT放在这里,也和大家交流一些心得。
从就职公司的角度出发,电影映前广告这一媒体属于相对稀缺资源,在全年票房高峰档期内,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基本面临超时上刊状态。
太多的客户无法在这一档期的一线城市投放,而对于二、三线城市,超时上刊的状态得以缓解。
2010年末,几大立足全国市场的重点大客户对市场以及媒体市场的把握非常及时,也提出在2011年度提高对二、三线城市追加投放的需求。
对于公司来说,2011年以及未来的几年,二、三甚至四线城市,迫切需要的是提升当地媒体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开发这些城市的媒体价值。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和目的下,这个PPT应运而生。
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案,与客户进行交流,传递一个需要关注二、三线城市电影广告投放的观念
在这里,也想通过这个PPT和大家探讨,当面对内容庞杂、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如何用相对简洁的方式在PPT中呈现。
对于图表的使用,能够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
做这个PPT,首先想到的是需要一个能够贯穿整个方案的线,既然希望读者关注二、三线市场,那自然要通过分析,体现这些市场的价值。
当时,想到了“长尾理论”,所以在此方案中“偷换”了一下这个概念,在电影映前广告中也存在这样一条“长尾”。
———————————————————————————————————————
秋叶评点:其实可以用大大小小的银屏做一条长尾,代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屏幕上写城市名,是不是更直观?
———————————————————————————————————————
以上两页的排版和呈现方面,稍微费了些时间,之前想过简单使用柱形图了事,但发现无论怎么排版,都感觉欠缺。
既想把详尽的数据呈现给读者,又想做的工整,怎奈城市数量太多。
于是想到,反正柱形图在此的目的是为了对比,索性把它转化为面积图,票房在上,观影人次数据在下,完全可以展现这种对比。
整体呈现上也接近长尾图,左边可以看对比,右边用表格呈现具体城市数据便于读者详尽了解。
最后将需要对比的数字汇总形成饼图配合,以体现二、三线市场总计后的价值已大大超过一线城市。
如果给这个图起个名字,干脆叫“海上日出图”算了。
秋叶评点:总觉得字体应该不用蓝色,和图表的颜色应该区分一下。
——————————————————————————————————————–
——————————————————————————————————————–
通过票房、人次数据表述了二、三线电影市场具有巨大的投放价值之后,下一步就是引导客户对二、三线市场的营销关注了。
这方面,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1年11月发布的《小城市大收获 2010》报告,提供了最给力的支持。
报告中的图表我不太喜欢,所以自己动手做,统一成公司模板的风格。
———————————————————————————————————————
秋叶评点:这个投放策略还缺乏文案配合,比如“农村包围城市”,比如“十面埋伏”,比如“一个中心,两个支撑点”,这样可以代表策略的词汇写在中间,图表的易读性才能提升。
—————————————————————————————————————-
把上面2009年的观影人次数据汇总后,分别给出每个城市观影人次的比重,可以作为客户分配预算、选定市场的建议之一。
同样涉及城市较多,将条形图一份为二,来个“关门打狗”。
美中不足的是为了两个条形图的对称,横坐标轴的刻度单位不同,难免显得不够客观。
秋叶评点:我个人觉得这页PPT不需要图表,框图和文字就足够了,图对文字理解是干扰。
———————————————————————————————————————
分享之后还一点个人总结,我习惯在Excel中做图表,调整好之后以图片的形式粘贴到PPT中,感觉这样处理起来比较便于排版。
BCG的《小城市大收获 2010》下载地址:
http://www.bcg.com.cn/cn/newsandpublications/publications/reports/report20101108002.html
建议从事市场和广告的朋友看一下。
好了,收工回家!
作者新浪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1708082727
作者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iyangyang1126
秋叶评点:谢谢李旸旸朋友的作品,如果你有很多好的PPT作品,可以邮件联系我zhangzhifs@gmail.com,我给你开博客作者账户,你上传,我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