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封差点挂科学生的来信
(2012-10-07 20:58: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
现在大学进入考试周了,不管平时如何懈怠的同学,这个月都在拼,拼的目标并不伟大,大部分人假如能拿到60分,他也接受,比较没有挂科。
网上有个挂科男段子: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从来不抄人答案,我喜欢被抄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以我的习惯,万事不求人,挂了也不抄人家的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抄,不会有人活着去告老师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老五虽然读书时间最长,我。。我至今,俗称挂科男。
不管如何奋斗如何努力,总有人挂科,至于每年挂在我手上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十,这让我很难过,一方面挂得多说明我的教学还不够好,要是足够好,应该大家都被我激励得去拿满分,不过《机械制图》这门课我还没有看到冒出一个彪悍如罗永浩的老师,想必让老罗教机械制图,不排除他输得一塌糊涂,编个段子调侃英语或社会容易,编段子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不容易。
我上个月收到一封挂科学生的来信,信中是这样写的:
***********************************************************************************
尊敬的张老师,
我是一个平平凡凡的重修工程制图的学生,给你发这封邮件,可能是一时激动,但里面夹杂着我的一些疑惑,首先我给你发这封邮件的是基于我的成绩,我及格了60分(还有一些不易说明的理由),不过这不仅仅是我想得到的分数,其实我有冲动想去和你对峙,不过我那样略显幼稚,我还是以这样的形式诉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触。
我还曾记起考试那一幕,因为有代考的,您大发雷霆,我可以理解您的心情,不知,这是否可能影响到你对我们重考的态度,对你阅卷的态度,我不知道我有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我感觉我可以达到75分以上,不知是否高估了自己,看到那个60分的成绩我不只是该高兴,还是该苦笑。我不是那种侥幸的人,我也不期望任何老师施舍给我的分数,我只要得到自己应该得的分数,这样就足够了,我对于这次补考其实很有信心,面对这样的分数也许会感到不满意,也许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人,我也许不该把分数看的太重,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重视这次类似这样的考试,也许你们可能会不太在乎这种的考试,因为在你们看来补考的全部都是不认真的学生。
但希望您考虑一下,亡羊补牢的学生,也许一个90和一个60对于你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他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作用,但是我们是学生,可能你也听说过“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要害,每个学生他都会在意这个分数的。
也许你也曾想过学生们都这么松散的对待,这是对你工作的轻视。而且你也是日理万机的人物,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能教师只是你的一个职业,何必把自己的精力全不放在教学身上。
我其实挺尊敬的你的教学,你敢真正指出学生的弱点,可以告诉他们危机,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这点我十分赞同你的想法。
不过这次的情况让我产生疑惑,我不知道我的试卷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错误,我真切的希望你可以给我指出来,我可以告诉你我身份,希望你可以告诉我的试卷的错误,仅仅错误就可以了,可能这有些多余的要求,可能会耽误你很多时间,但还是希望你能够满足我这个不情之请。如果老师在百帮之中能帮我解决我的问题,我会十分感激,因为这可能改变我对考试的看法,仅此。
天气凉了 ,老师注意身体。
*********************************************************************************
当然我请他来复卷,复卷的结果是的确惊险及格,这个结果他有点意外。
我给他说了几句话:
很多人都会高估自己,这很正常,但作为大学老师,其实是本着能放就放的原则,不会过于为难学生(开个玩笑话,也许是:90或者60,对你们不重要,但过不过,对你们很重要)。你要相信我们老师大都是对事不对人,你们的名字对我而言我承认只是个符号,一年教接近500人的学生,个个都认识,我记不住。
补考代考的,有违公平,如果代考的通过,自己去考的不通过,这不公平,我们做老师的,必须守住这条底线,这样你们对社会也有信心。
他事后发短信说自己很受震撼,也反思了很多。我觉得这个同学还是不错,还是有希望的,补考也就是一个教训,只要将来不重复错误,就是值得的。
当然还有没及格的同学希望找我吃饭,换一个通过,这个是肯定不行的。
不是我抗腐蚀性强,而是学校规定,成绩提交后如果改成绩算教学事故,我犯不着为了你给自己一个教学事故,这个后果理论上对我很严重。
即使没有这个规定,我也不敢改,因为你帮一个学生改了,说不定他回头就炫耀给同学听,那么自然有没有找我的同学知道了心理不平衡,就会投诉我。
我不想惹这样的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公平方式改卷。这也是所谓有监督的好处吧,当然这种监督永远是对我们这种底层的老师最有威慑力。
所以同学们把精力放在学会该学会的内容上,这才是最好的应考策略。
至于信中抱怨我教学没有付出全部精力,我得承认这条批评没有错,我这门课让我付出全部精力,不太现实。
在大学考核教师三大指标,第一是科研成果,第二是项目进账,第三才是教学工作量,还不是质量。
我之所以把教学工作量放在最后,因为在大学的老师都清楚,这个几乎是人人只要想完成,都可以完成的,实际上很多老师是想方设法只完成底线工作量,这样才有时间做科研和搞项目。有些学校,比如某些高职中专,老师还得去完成招生指标,否则扣钱。
这里简单科普下:科研成果指高水平论文,专著(我写的书再畅销也不算,也不能评正式成果),专利,以及重大横纵向项目(类似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进账就是你通过各个渠道关系接各种相关项目,然后把别人支付的项目报酬打到学校帐上成为项目经费,然后再逐步报销出来。
大家可以想想看,教学和这两个事情相比,是多么容易对付的一件事情啊。我们老师都是有任务的,完不成任务轻则扣钱,重则影响发展,比如没办法评职称之类的,我的博客读者很多是大学老师,他们很多被学校任务逼得一地鸡毛。
我选择大学教书,就是因为我可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的时候,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代价就是在科研和项目方面要弱一些,自然,我也有我的办法完成目标,这点大家不用担心秋叶的能力。
撇开这两条要求,我也不认为所谓好大学老师,就是在课堂上不停灌输,课后逐个找学得不太好的同学答疑一对一辅导,这样做怕是一厢情愿,学生也未必领情。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我是不会选的。当然我不是说我的教学方法很棒,实际上还是灌输,缺乏创意。
但创意这个东西,不是你有,就具备实现的土壤。更何况不是所有的专业方向我都创意无穷的,人总有比较优势,我的比较优势不在我的专业,但我的专业学历决定了我只能教机械方向的课程,这也是一个无奈之处。但这种无奈,相比全国各地起起落落,大大小小的悲剧,实在不值得一提。
当然我会尽量做好我的课堂50分钟,可以佐证的一点是,2010我在全院学生评教打分是第一,不过在全院是我第111名,说明比我在课堂上优秀的老师,还是有的是。要前进,不愁没有目标追。
不过把不同的课程放在一起比,是否公平?比如说,要是让我讲PPT,我会不会有实力去竞争全校第一?当然这个目前没有资格去证明,也可能是我的PPT内容,对大学生并不合适,更适合上班族。
不过考虑到如果连全校学生都知道我的PPT很好,那么我也就废了,我肯定是A+B+C+D+…+…+…领导的临时小秘,一年到头,为人民的领导服务。所以我还是不讲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