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读者
(2012-09-27 15:39: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09-家有小女初长成 |
我女儿今年7岁半,刚小二毕业,我开玩笑说,马上就是做小三的人了,得加强点修养,我说的修养,不是分数,是德智体美劳。
我对女儿成绩不像很多家长一样,属于强迫症式地关心。我每次看到N多家长纠结于小孩子成绩从100分下滑到95分,有或者从90分以上下滑到90分以下,哪怕是89分,我都觉得好笑。
我们家长一碰到自己的孩子似乎全部忘了,小孩子的特点就是不稳定,要求一个小孩子每次考试都发挥稳定,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基本上相当于你要求中国国足踢的球是荷兰的全攻全守战术+德国的坚强神经意志,要7岁的小孩脑袋像德国足球队那样意志坚定,绝不犯错,还要踢出完美的进攻,我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可是现实就是这么荒诞。
2010世界杯德国四强战西班牙,神经坚强意志顽强的德国队一样犯了错误,可我们有的小孩子,就不允许为99分高兴,因为不是100分,因为得100分的学生居然么那么多,假如你有小孩在读小学,你就懂我说的意思。
回到我女儿的成绩,这个学期期末语文考了95.5,没有得奖,这在老师眼里还不是好成绩,好成绩的标志是要发个小本子奖励下。
我不反对奖励优秀,我心里就是恨,95.5还不够优秀,原来优秀和不优秀的差距是用0.5分来衡量的。我感觉他们不是在参加期末考试,是在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挑战极限。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不出诺贝尔奖了,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习惯挑战极限,等到大了,对挑战极限估计都失去新鲜感了,把这些挑战人类知识极限的工作留给那些从小都没玩过挑战100分游戏的“可怜人”吧,你们忙乎你们那诺贝尔奖吧,我们要去挣钱买房子结婚。
其实我女儿是很在乎这项荣誉的,因为数学课她得了本子,而且据说能得本子的人为数不多。不过我觉得数学老师不错,没有公布具体的分数,既然没有公布,我就不问了。不用说,你都可以想象得到蛮多家长都会留下问数学老师,我家小子或千金数学到底考了多少分?想到这一幕,我简直怀疑数学老师是故意不公布分数的。这纯属我恶意揣测,没有证据,这是我生活在中国当下的习惯,你恶意揣测比善意揣测命中率高。
我觉得小时候的成绩不能证明未来,小时候的习惯也许能影响未来,所以我满脑子想的其实是如何培养她阅读的习惯,连我女儿都知道在我们家爸爸是最不关心她考试分数的,所以在期末考试前一天她看杂书和电视,就是不看书,我很高兴,我当她每临大战胸有成竹有静气。
既然不在乎成绩,所以我选择经常带孩子逛书店,这个每个月不是我就是老婆要做的功课。
奇怪的是我给孩子买的书都是不要求教育意义,只要好玩,基本上不是童话就是科普漫画,现在她的书柜从中国的郑渊洁,杨红樱,三毛,宝葫芦到韩国的科普探险漫画系列,逐步蔓延,代价是我的书从书柜逐步退让,直到挑出一批无用的书送给废品站。
但我女儿的读书品味很奇怪,国外的《哈利波特》系列,全是文字,没指望她在小二年级就想看,结果有天在书店她就说想看这本,我们欣喜若狂。不过买书我们一直是一本一本买给她,我们买书都是鼓励她看完一本再买一本,让她有期待感,我不赞同一次把一个系列买齐的做法,假如条件够,让她有阅读的饥渴感更好。
而且我们希望她可以通过读书扩大知识面,所以只要好的漫画书(考虑到她的小学生接受水平,你不能要求她一开始就读文字太多太深的书),台湾的蔡志忠,朱德庸的漫画,韩国的《漫画*国》历史系列,都是主动帮她发现,然后她居然主动要买,让我们很高兴,当然我们一定是习惯性装模作样拒绝一下,这是为了让她珍惜。
最过瘾的是,她上周六在书店自己给自己选了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个新出的带点漫画版本,估计不是她想吃奶酪,而是想看漫画,关键是回家,她真的看了,还看完了。
我们有时候想推荐一些小学生优秀品德类的书,我女儿一向是坚决反对购买的,对于她坚决反对购买的书,我们要么引导,郑渊洁的童话《舒克和贝塔》我小时候喜欢,她开始不喜欢,但引导了两次,也就读了,还喜欢,只是不如漫画喜欢。但培养优秀小学生的,我们推荐过几次,这里面还是有好书的,女儿坚决不要,我们就不推荐了,但奇怪的是,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小学生手册,她自己倒选了两厚本,而且都是我认为是拼凑伪书的,不过她要我就买,关键是她挑的书,她一定会看,书不是坏书,愿意看,这就够了。
老婆说似乎她看书不少,但造句似乎没有长进,我想了想,说阅读多了,自然有进步,不用着急,关键是,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至少书可以让她的生活不至于全部被电视填满,我得承认,假如有电视看,书对我女儿是可有可无的。我甚至想,将来长大了,我的女儿通过阅读找到快乐的时候,她会感谢我们父母的引导。
我刚看完《越读者》,觉得有一句话特别对,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不允许小孩子读闲书?因为大部分父母“他们自己就没有体会过,教科书以外的多元阅读,到底可以给自己的人生什么有趣或有益的启发。自己没有体会过的事情,怎么会想到可能发生在子女的身上?”
所以你和家长谈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他们一定赞同,可是你要家长经常带孩子逛书店,他却很多理由没有去成,因为家长自己就不是爱读书的人,当然,如果你认为你读的文学是凤姐喜欢的《故事会》、《知音》之流,我彻底投降,我承认,算你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