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左,科学在右?
(2012-09-24 08:46:38)
标签:
教育 |
分类: 01-秋叶玩PPT |
昨天写了篇博客,是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地震活命三角区”这个文章。
已经有网友告诉秋叶,这个地震活命三角区理论在科学上存在很大的争议,有的科学家认为提出这个理论的加拿大人就是一个国际大忽悠。
他忽悠了全世界的人,对他的文字,我是有一点怀疑,怀疑的依据就是文案口气太绝对化。不过我个人觉得三角区符合我的力学常识,当然,有科学家告诉我们,地震的房屋倒塌模型并不是一种,是很多种,不能简单把一种情况推而广之,上升为真理。
关于对这个理论的质疑,大家可以去科学松鼠会的这篇文字阅读寻找地震中的避难港——《新知客》采访稿。
秋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知识去评估最终的真相,但这个争议恰恰反应了一个事情,就是关于防灾逃生的教育,在中国是远远没有普及,远远没有到位。
所以秋叶这样的所谓高学历分子,所谓知识分子,所谓白领,其实对很多危机处置的应对知识也是零,这让我想起那个笑话,一个哲学家在船上问一个船夫: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不懂。”船夫回答。
“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说。
“你懂数学吗?”哲学家又问。
“不懂。”船夫回答。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不会”哲学家回答。
“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船夫说。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那个哲学家,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是船夫的技能。
秋叶以为很多有用的技能一方面是没有得到重视,一方面是传播的手段和表述方式缺乏效率。
就好比这个地震三角形,先不谈对错或者适用边界大小,但秋叶用PPT展示的时候,原来混乱的word文档一下子有了生命力。
这个PPT已经在一天之类被下载超过500次,并被人放到CSDN社区,豆丁网作为资料下载换金币,QQ空间也被开始转空间传播,网络分享速度之快已经不是秋叶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类似前阵卫生部朋友请秋叶帮忙改改给小姐做的艾滋病讲座的PPT,实在是难以理解,这种PPT小姐们怎么能够接受呢?勉强改改,居然评价是,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们需要科普,但所谓科普就是把科学通俗的讲出来,我也许通俗讲了一个伪科学,但这也恰恰说明了通俗的力量,也说明了有视觉冲击力的8页PPT在传播方面确实远远胜过一个5页WORD文档。
补充,刘俊老师查了资料说:
美国红十字会认为在地震来临的时候,“Drop, Cover, and Hold On”可以有效保护生命安全,但认为这是在美国范围内可行的,不保证超过这个范围后是否有效。
原文在这里:http://www2.bpaonline.org/Emergencyprep/arc-on-doug-copp.html。
看来美国地震的时候,是以建筑物内部装饰物对人体打击伤害为主,建筑物粉碎性倒塌的情况比较少。
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一套地震自救方案,而不是照搬别的国家的。
最后一句话比较打击秋叶,想想我们国家的豆腐渣工程,还是实际点好。
欢迎关注秋叶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1280110097
欢迎关注秋叶新书:当当:《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卓越:《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