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学生的来信–考研还是考公务员

(2012-09-22 11:53:00)
标签:

教育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这是我带过的一位学生的来信,学生很懂礼貌,我按自己的认识给了一些回复,经他同意,修改部分信息后,我转到博客,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

邮件往返了几次,内容略微有点多,希望大家有耐心读下去。

第一封来信:我是考研还是考军校还是考公务员?

张老师您好,我叫小何,是07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天写这封邮件给您,希望您能够在百忙当中阅览一下呵~

大一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原因有两点;(1) 自己深知如今的本科学历相对来说已经降低了不少,不考研的话,以后难有大的发展空间,(2)自己高考的时候发挥不是很好,之所以没有选择复读,就是准备在研究生考试中再考取自己理想的院校。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大学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先谈一谈对自己的了解吧~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的人,喜欢交朋友,也比较善于和人打交道,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这一点从自己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会干部期间的优良表现可以看出。而且随着的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我对自己的专业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如今已经大三了,觉得自己以后真的不愿意搞科研或者从事技术工人类的工作……..

我父母亲都是公务员,我父亲在我们家乡县政府工作,我母亲在我们家乡县计划生育局上班,因此,在我大二的时候我父亲,就给我提议让我去考省直公务员,之前我不大愿意,我觉得如果考上华科的研究生更有前途,我就做着考研和考省直公务员两手准备,但是考研主攻!

到这一刻,我还没有什么需要选择的情况~  但是就在这次寒假的一次偶然机会,我了解到考研也可以往军校考,像考海军工程大学的研究生,而且出来直接进驻部队,享受军官待遇,而且读研期间也不用花钱…….  其实,自己在高考的时候就已经报考了军校,当时报考的是空军工程大学,结果差几分,没录取!  很遗憾……

现在我父亲的建议是报考军校,和考公务员!  哪个考上了就走哪条路,或者都考上了到时候再选择~     而我又有一点名校情结,希望自己在读书生涯中能够在名校留下自己的印记~  但是我自己也知道读书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和过上一种好的生活~ 不是为了虚荣, 因此自己很矛盾!

我自己现在的想法是,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先考取华科的研究生,研究生读完之后再考公务员(因为自己不是很想干技术,但是如果就本科去干公务员,感觉学历又低了点,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但这要通过两次重大考试,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而考上华科的研究生之后还得去找工作或者考试,而且找工作还不一定是好工作!自己在您的博客又了解到,如果考上公务员的话,以后还可以再次进修读研究生来获得研究生学历~  这样的话,直接考公务员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  

现在我真有点糊涂了~  不知道到底选择什么道路了~  希望张老师您够给点意见,让我在2010年中有个主攻反向,反正自己现在是做两手准备考研和考省直公务员,但是考研的话,  到底是考海军工程大学,还是报考华科呢?  

(另外补充一下,我不知道到底是考海军工程大学难度大还是考华科研究生的难度大,我从网上了解的是海军工程大学每年从地方招的人很少,分数线挺高的,但是由于专业课不一样,就不能横向比较到底比华科难,还是相对简单点,而且,我父亲也有一点关系,只要我能过初试线,无论是考华科还是考公务员,基本上复试希望就很大了,如果报考军事院校的话,在初始通过的情况下,复试也能帮点忙~ 

我的第一封回信:任何选择总是相对的好。

感谢你对张老师的信任!
 
第一、任何选择没有所谓好和不好,都是相对的。当军人固然好,但将来肯定不自由,做公务员有保障,但没有后台也没什么大发展,而且也未必能去大城市做公务员。读研究生也许能成为专业人士,但也许生存压力比公务员更大。
 
第二、既然你不想搞技术,考研究生的逻辑就不对,研究生就是往专业方向发展,除非你准备搞技术。既然考,当然是考有把握的学校,名校不名校的怎么说呢,既然想名校,干嘛不去耶鲁哈佛呢?
 
第三、如果有关系,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选择。稳定福利好,适合普通人,99%的人都是普通人。
 
第四、打击一下,你觉得你个性开朗,组织能力强,那都是学生层面的,在社会上未必算数。经过挫折和失败的人,还这样认为,我会考虑下。

第二封来信:考研一定就是为了成为专业人士?

张老师,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当中回复了学生的邮件!而且张老师的的这句“任何选择没有所谓好和不好,都是相对的”让学生感觉真的很有道理!学生很是受益!

不过,学生还有两个问题想再次请教一下张老师:

(1)    考研难道就一定是为了搞技术成为成为专业人士? 

我觉得,研究生现在并不仅仅代表着专业,而更多的是一种平台的象征,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身边的朋友以成功人士居多,那么这个人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很多!” 

我不想搞技术,我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入这个平台,来认识这个平台里面的人,通过三年在一起的学习生活建立起友情,为以后的人生之路,积累含金量高一点的社会资源,而好一点学校的研究生以后很多都会成为社会的精英层!这样我就可以凭借读书期间建立的友情或者同学关系与他们合作,或者互相帮组,如此一来,我成功的概率也就大了很多啊~ 

补充一下,  在这个平台里面有很多人是为了搞技术,但是搞技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仅仅是因为想搞技术而读研的人已经很少了,国家教育部不正在减少学术性研究生的比例,来增加专业研究生的数量吗?

(2) 很多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基本上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样的话,步入社会之后与读书期间的变化那就只是形式上的变化了,而究其本质并未变化,如果本质不变化的话,那样的变化就不可能是质的变化,这样一来,读书期间的性格特点与表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也肯定会表现出来,这倒也不是说,读书期间是什么样的,以后步入社会之后也会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如果在学生层面上的表现出来的特点,再经过步入社会之后的训练以及调整,同样可以做到很好~ 

大到胡锦涛,读书期间就是清华共青团委的书记,小到我们县的一些领导干部,读书期间也有一部分是学生干部,性格特点在读书期间就有所表现~   这样读书期间的表现对以后步入社会的表现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啊?
 
以上两个问题是学生的一些浅见,可能有的地方有思维上的错误,还是希望张老师能够予以指点,学生在此深表感谢!

我的第二封回信:我不认为大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大学以前就建立起来了。

现在的研究生和原来的大学生含金量差不多,另外读了研究生搞技术的概率比不读的要大,这个是肯定的。毕竟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不用可惜。
 
国家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未必是对的,所谓专业型研究生说白了就是我们本来应该培养的合格大学生而已。
 
不要想着你的同学未来成功可以提携你,而是想想你能为别人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否则即使是同学,交往也会很简单。
 
我不认为大部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大学以前就建立起来了,一个人如果在感情没有经历过爱和被爱,甩和被甩,一个人如果在财富没有经历过贫困和富有,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上没有经历过忙碌和悠闲,不要简单下结论以为自己就是怎么样的人。
 
我都快35了,还经常想自己会变成怎样的人呢。想想海藻,没有遇到宋思明之前,你以为她不以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而牢固,可惜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当过学生干部出来什么都不是人我个人认为更多,毕竟越往上位子越少,你做做好学生会干部可以证明你的过去,不能代表你的未来,甚至连参考价值都不大。一个人要看发展,不要总想到过去,太认可过去的成功,也许会让你开始时放不下架子,平白多了包袱。

第三封来信:人永远不知道以后会怎样的?

呵呵,  张老师的话真的是一针见血啊!对啊,  人永远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向前,现在的一切也只能代表过去,一切要有一种从零开始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做好每一件事!

其实,学生说相交一些含金量高一点的朋友,不是说想靠他们提携一下学生,而是想自己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合作的话也可以找到一些较好的合作伙伴,不过,张老师说的话也很有理,只有多想想能够为别人带来不一样的一些东西,自己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一番事业,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谢谢张老师的点拨!  学生在此再次深表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