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你作为项目经理长期脱离一线,你的书还能跟上时代吗?

(2012-09-21 19:56:20)
标签:

教育

分类: 04-秋叶玩职场

昨天有个读者看了我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先照例客气夸奖,然后问秋叶一个尖锐的问题,张老师,你已经好几年没做IT软件项目了,你的经验过时没?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很愿意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假如一个人长期脱离一线,不搞项目,不做项目经理,想保持对项目的感觉,非常难。这个任谁都没有办法。

很多项目经理项目做得不错,担任部门主管或高管后,就不亲自带项目,成日耽误流程设计和绩效考核,内部审批,时间长了项目能力退化,我是见过不少的。

但先有一点要注意,我的话有个前提,是一个人长期脱离。假如一个人经常在一线工作,时不时能脱离一线,去思考自己在一线的心得总结,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去读书或参加培训),我个人认为他的水平会提高得更快。

这点我深有体会,每次我沉思后会顿悟,悟了再做就可以避免很多低级错误,严格来说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没有大量承担信息化项目一年左右,这个时候做总结刚刚好,所以我不担心过时。

那么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一线了。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在能力成长过程中,不代表他会一直做一种类型的项目,他可能看起来不做你这类项目了,但不代表他没有做项目。

就说我的一些朋友,做了高管,是不做具体项目了,但要规划公司大楼建设,要申报大型国家课题(一个课题经费近千万),这些是员工层面接触不到的项目,但这是不是项目?是不是更复杂,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你说他还算不算项目经理,能力是退化了还是更强了?当然,他回头做某些技术性很强的项目可能确实不如你了。

再说说我吧,原来只做IT项目,还是管理软件,这几年出去,在教育行业做过完整的招生策划和咨询,在网络推广行业完整做过网站建设和推广,还有企业的品牌营销,我做的项目类型不同了,做的项目风格不同了,对我理解项目的本质是有好处还是坏处?

我个人觉得真是好处,因为在一个行业做久了,会有偏见,这个偏见是不自觉就沉淀在自己身上的,以为某个套路就是真理,其实只是经验,还是个性化的经验。

现在又独立和朋友尝试,在没有出版社过多帮助下,操作自己的新书推广,这属于很复杂的整合营销,我想但就出书这事,不谈推广,应该算典型的项目吧?我和萧秋水就可以做到一年就见一次面,见面还不谈这些事情,合作无间,写书,推广,全套虚拟协作,没有任何问题。其实很多人连怎么出书这个事情都不清楚呢,所以我们这个经历蛮多朋友好奇,问我们是怎么合作的,这算不算一种新的项目体验?还挺时髦,对吧?

我的个人博客09年3月份正式推出,到现在不足一年,但博客访问量稳步上升,也能制造一些影响力,算不算一个项目?而且还蛮花时间的项目,幸好有这个写的爱好。

所以我这里啰嗦半天,甚至用自己做例子,是说明一线这个定义要全方位定义,不能简单评价一个人不做原来的方向就不在一线。我倒觉得一个人接触项目类型越多,反而整合资源能力越强,我是这样感觉的,不晓得有没有朋友可以用自身经历来印证我的说法。

即使这个人完全不在一线做项目,那能不能把如何做项目总结好呢?

我认为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道理很简单。

管理上我们都承认德鲁克,好像他没有长期担任某大企业的总裁经历,韦尔奇倒是做了个一流CEO多年,但他写的著作不能成为专著,对不对?

有的人擅长通过观察总结,有的人擅长通过实践总结,有的人擅长做根本就不擅长总结,各有所长,就看这个社会如何去分工。

所以即使不在一线,只要你是这个行业坚持而坚定的一个观察者,独立思考者,也许你还能比身在其中的人看得更清楚,这是完全可能的。

否则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文章就没有人看了,因为一句话就否定了你,你没当过头,你怎么知道成功的路呢?

不过对于在一个行业缺乏足够积累,又缺乏足够说服力的新手,我想脱离一线就是成长的自杀,这点倒没有错。

总之,任何问题要辨证看,才全面,才客观。

即使你经过努力,发现自己做不好项目经理,也不要担心,德国人是这样讲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天才”,也许你的位置并不在这里,不代表你就不能做好其它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