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如何选大学和专业
(2012-09-12 19:40: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
因为在大学做老师而且又做过招生,相对清楚一些情况的缘故,每年高考结束总少不了有朋友找我咨询孩子志愿填报的问题。
问得最多的是三个问题:
1、某某大学怎么样?
2、某某专业好不好?
3、我这个分数能否录上,能不能帮忙确保?
其实我个人觉得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为孩子选择一个好专业好大学是好的,但实际上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是否值得呢?
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三个事实:
1、对90%高考上线生而言,他们对大学和专业的认识不比对一个广告拉动的快速消费品知道得更多,也就是说,所谓选专业基本上是依据群众的声音,而不是个人的爱好。这点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读后不喜欢当初精心选择的专业。
2、不管你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由于中国高考录取的规则(服从分配),如果你的分数不是很高,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最终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并不是自己的选择。
3、我个人观察到50%以上的专业至少50%的同学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无关,顶多是和行业有关。
这样说来,现在想通过选择一个好大学和好专业换取一个好未来就是一种误导,我个人当然希望孩子在一个高分录取的学校,我的理由是高分考生总体上比低分考生更有主动性,更有自律性,更有开阔的视野,人才是有共生激励效应的。
退一万步说,将来小孩的同学都是精英,也会激励他持续努力。
但如果去了低分学校我最担心的不是住宿和专业,我是担心学风。
另外我个人工作经历告诉我,大学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绝对不会经过大学就告阶段结束,恰恰是工作以后,我的学习压力反而更大,否则我无法胜任这个社会高强度的竞争,我不想给小孩一个感觉,我选了一个好学校和好专业就可以放弃努力,这往往是大家口头不说,但私下选择了一个好大学好专业家长沾沾自喜的时候给小孩一个不好的心理暗示。那种拼命选一个好专业保障未来的想法真的是很天真。
我从来不认为北大清华是就业的铁饭碗,但我承认这里面容易出人才,道理很简单,把全国最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成材率如果低,那才是极大的不合理。
我给家长的建议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考察一个学校与其放很多力气在专业上,不如花费一些力气在学术气氛和社团活动上,很多好大学强就强在这些软实力,可以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
给未来大学同学的建议是:
1、无论你被什么大学录取,真正依赖自己成长的竞争都才开始,大家还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学没有任何承诺和保障,除非你自己努力。
2、如果你上了一个好大学,不要得意,据说最成功的人士总体上是中等的人群中冒出来的,因为他们也许更全面(不仅仅是会读书),如果你上了一个所谓不好的大学,不要灰心,立志他日学校以你为荣!
3、不过不管你上了什么大学,请做好心理准备,对80%的学生而言,大学第一个月过去后是失望,失落和迷茫交织的阶段,好好利用这个阶段去成长,去思考自己人生的初定位吧。
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