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日
(2012-09-10 23:16:04)
标签:
教育 |
我历来对北京没有好感,气候干燥,春天沙尘暴,冬天煤烟灰,人多房贵,不如江南。
但北京毕竟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不可以忽略他。就好比我不喜欢百度,但在网络你不可以忽视百度的影响力。
是陪一个朋友到北京,一起参加一个信息化工作会议,然后他带我去见他的一个朋友,一个很有名的顾问,很有名的人,很有水平的人往往很谦虚,把道理看透了,自然有说服人的力量,不需要外在的包装去强调。
有名不等于自我就满足,我觉得能到这个层次我很满意,但事实上,等你到了这个层次,你也许有新的想法,但最糟糕的无非是,没有到一个层次,却想着能够达到终极的层次。
一起吃完饭,收获良多,正好两点,这边老总干净利落的说我去开会,于是分手,然后从劲松桥地铁站赶到海淀黄庄,去至顶网录视频。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对着录像机谈话的经验,这些都是需要做过才晓得,去年有了广播连线的经验,今年有了视频录像的经历,不过采访了两段,现在还没看到,不晓得是不是质量不行,不能面向观众。
两段采访做完,我唯一欣慰就是,没有对着摄像头没话说,但也没有做到按自己设想,条理清晰不发散的说,还是有点发散,这个看来要争取更多锻炼机会。
晚上就去上地住,一是离海淀近,明天还有在海淀的朋友要见,二来两个朋友在那边住,可以聊聊。
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朋友家,落实了两个问题,然后接北京华夏实业科技有限公司邹总确认电话,立即打车赶往海淀,这是一个低级错误,因为即使是从郊区往市区赶,也应该选择地铁,北京的士,堵你没商量。
和邹总的沟通很顺利,很快意识到他关注的事情对我几个朋友关注的业务很有帮助,这就可以体现双赢思维,立即和朋友老总沟通,果然很感兴趣,而这边邹总也正在找类似的资源,我就是一个牵线的,这个时候真的感觉到商场就是人脉,资源有时候很重要,你找对人,找对路了,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中午我没在邹总这里停留,直接去了北京西站,这次老实得很,坐公交转车。一个朋友从广州赶来,要见李承鹏,就是那个重庆大眼足球记者,还有一个新朋友,从山东赶来,居然是“鹏友会”会长,为鹏哥做了一个大大的鹏迷徽标,这个世界做了名人就有影响力,不过鹏哥粉丝多,自然和他对粉丝态度有关系,你对别人好,尊重人,自然得到更多的人支持。
太累了,就在朋友住的睡到6点半,另一个朋友又开车接我,现在附近吃饭,然后到了10点半,把我拉到杨石头的公司,聊天谈事情,然后又是夜宵,把我送到宾馆,已经是3点半。
第三天早上怎么也得补觉,这出差日子过得,辛苦。
到了中午退房,去建国门和朋友会合,再去工体,然后到杨石头公司继续沟通,昨晚谈出感觉来了,事情就不能完,要继续。
谈完就得赶去火车站,晚上本来还约了朋友,对不住,见不到了,不过后来才晓得,这哥们,中午就喝高了,一直没起来呢。
到了车站,我用3G无线上网,很多人很奇怪,怎么你就能上网呢?
呵呵,不过漫游3G我老婆警告说是40元一小时啊,赶上机场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