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企业即使采取了有效的战略竞争,取得领先优势也会发现在所在行业进入最佳规模点。所谓的最佳规模点实际上就是说,企业规模小于或大于现状,盈利能力不会得到改善,规模小会牺牲一部分盈利,规模大所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会抵消盈利的增加。这也就是所谓企业成长的天花板,每个人,每个企业迟早都会在一个阶段碰到自己的天花板。
一个企业长期处于一个阶段,不能快速发展,就只能选择创造内耗,将员工精力从占领市场分额转移到遵守公司内部制度上来,但这样公司就慢慢僵化,但这种僵化恰恰保护了一个稳定的公司生存。不过这种僵化一旦控制得过头,会导致公司反应迟钝,在机会面前失去把握的能力,公司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而且从资本的天性而言是要逐利的,如果没有利润他们总是要冲动找方向突围的,对于上市公司这种压力尤其大。
因此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考虑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增长点可能是创新的产品,可能是新的行业。
无论利用哪种模式找到增长点,
如果确实回报丰厚而且没有太多竞争对手,那么我们进入的这个行业就可以称之为蓝海,也就是说可以在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两个战略上兼顾,直到竞争对手不断进入,将蓝海变成红海为止。
事实上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你能看到的机会,至少有一千个人都看到了,因此你以为的蓝海未必真的是蓝海。
企业家都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真正抉择进入某个新的方向的核心依据是这个行业平均利润率是否值得转型或者投入,然后是我们现在的能力能否通过进入这个行业创造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这也是创造竞争切入点的一种手段。
这种新的增长点就是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一种是相关多元化,典型的如整合产业链,从自己的一端进入产业上游或下游,利用规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供应链竞争门槛获得利润,这种相对风险比较小,也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另一种多元化是进入完全不同的领域,例如做家电的厂家去做汽车,这种多元化对人才,资金的要求非常高,很容易因为缺少资金流维持而失败,但只要有充分现金流支撑,这种多元化还是可以考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