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网络实行实名制后对网络“社会化”的影响
(2012-08-22 18:38: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03-秋叶玩网络 |
实名制的决心国家既然早就下了,又有艳照门引起公愤,让大家看到不受限制的自由带来的恶果,总之我相信实名信息上网在所难免。
好在本人不管哪里注册ID都是真实信息注册,没什么大碍,我也没有什么或刻薄或变态或阴险到非要匿名才能拿出来说的事情。
一旦实行实名制后,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社会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首先从网站的角度,是很希望得到用户的真实注册和联系信息的,借实名制的东风更有效获取用户真实信息,进而设计更好的服务和商业模式,有效形成网站群体的内在联系,本身就是网站经营的一个目标,而实名制客观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从个人的角度,在很多网站选择实名就要冒一个风险,你在网络上并不是第二人生,而是第一人生的代言人,虽然ID不会告诉别人你是谁?但你的注册信息毫无疑问是可以给你在做了某些不为别人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给你带来麻烦。
所以如果实行严格的实名制,不如在网络上把你的第一人生和虚拟形象有效结合,这样反而可以带来更大的传播效应和品牌叠加效应。
举个例子,很多知名培训师名片上都提供自己的网址,到任何地方都实名注册(很多咨询师名字和有个性,不晓得是天生就好还是后天就改了,反正名字独特的人成为咨询师的概率很高一样),这样就是一种品牌叠加传播。
即使在游戏第二人生80%的人还是选择扮演自己在第一人生的角色,毕竟能同时扮演好两种角色的人太少了。
那么你在扮演真实现实的网络身份的时候,你很可能通过网络认识在现实中和你做类似工作或有类似兴趣的人,而这些人你又可以在现实中有效联系,那么网络社会化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网络社会化不是说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社会,而是以网络为手段,为我们扩大社交的圈子提供新的渠道,这种渠道可以不受地理,时间和国家的限制,而且可以雪球型快速滚动传播,假如你有有效的传播策划的话,这是它的魅力所在。
举例说你的一篇好文章在网上放三年,可能随时都有人注意到并联系你,而你的一次讲座顶多在当时影响和覆盖一群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直接但覆盖面小,一种间接但可累计覆盖更多的人。
作为网民,总要逐步成长,20岁的小青年一旦到了30岁,他们就会被社会磨去棱角,更愿意积极承担责任,而不是仅仅通过语言表现自己的热诚,或者就是一种宣泄,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认识对他有帮助的人,实名制的展开使网站有可能发展出满足他们需求的商业模式,而一个30岁左右的人恰恰是最有支付能力的人,也是最有支付意愿的人。
一旦网络成为人际生活,人际生活和过去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所有的游戏规则在技术的包装下还是最原始的定律。
例如我想社会化是有阶级的,一句老话:“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有意识维护的你的网络社会化群体会获得很高的潜在回报,哪怕它是在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