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乱弹之十八-倾听的常见毛病
(2012-08-21 05:08:25)
标签:
教育 |
都说上帝让人长一个嘴巴,两个耳朵,就是要我们学会多听少讲。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就成了大家强调的重心。
不过谈到倾听,很多人还是没有抓住本质,容易陷入技巧化的包袱,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倾听别人谈话之前,就已经对别人下了先入为主的定见,这个人讲话无聊透顶或者很没有水平,不过我不得不装出很认真的样子去听。
这是倾听失效的第一个毛病:对倾听的对象事先假定他的话是无趣的。
这自然还带来一个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假装用心在听。
我见过很多人和我交流,包括我和别人交流,其实不想听,因为当时的场合和面子,不得不听,但表情上已经隐约浮现了不耐烦的情绪。
这样的交流只会得罪人,不如想办法找个好借口摆脱,要么干脆引导到自己有兴趣的话题去交流,如果被别人感觉到你是在敷衍,对有些人他会感觉比你现在没空不愿意听还糟糕。
有的人在倾听过程中确实听进去了,但反应过快,以为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发表自己的高见。
不过请记住,很多人只是需要一个听众而已,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少发表一句经典评论而少了什么,一个会听的人,他的发言只是让别人更有兴趣讲下去而已。
说实话,听人说话还要听出味道来不容易,难!
2007-9-28 7:16:03
不过谈到倾听,很多人还是没有抓住本质,容易陷入技巧化的包袱,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倾听别人谈话之前,就已经对别人下了先入为主的定见,这个人讲话无聊透顶或者很没有水平,不过我不得不装出很认真的样子去听。
这是倾听失效的第一个毛病:对倾听的对象事先假定他的话是无趣的。
这自然还带来一个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假装用心在听。
我见过很多人和我交流,包括我和别人交流,其实不想听,因为当时的场合和面子,不得不听,但表情上已经隐约浮现了不耐烦的情绪。
这样的交流只会得罪人,不如想办法找个好借口摆脱,要么干脆引导到自己有兴趣的话题去交流,如果被别人感觉到你是在敷衍,对有些人他会感觉比你现在没空不愿意听还糟糕。
有的人在倾听过程中确实听进去了,但反应过快,以为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发表自己的高见。
不过请记住,很多人只是需要一个听众而已,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少发表一句经典评论而少了什么,一个会听的人,他的发言只是让别人更有兴趣讲下去而已。
说实话,听人说话还要听出味道来不容易,难!
前一篇:秋叶乱弹之十七-时间管理读书杂录
后一篇:秋叶乱弹之十九-你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