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念:2013年的文字生活
(2014-01-27 19:09:19)
标签:
微纪念文字杂谈 |
分类: 光与影 |
微纪念:2013年的文字生活
2013年,我在大城和小镇之间摇晃,有四个月,还不断在两座城市的天上梦游,如果把机票和火车票装订在一起,差不多有一本书厚了。但这本书,基本平庸乏味,没有艳情,没有跌宕,多是失眠摧残下的散漫昏沉。不过,安静平实的生活总还会有馈赠,在失眠的间隙,留下我文字的杂耍,留下时光的欢娱。对生活,还能有什么非分要求呢?
■写作
□诗31首,发布于博客,主要有《中年患者》、“山中”系列。(越来越不会写了)
□小镇微语800余条,10余万字,发布于微博、博客。三年累计26万字。(微文字也有趣。有的交流是一件快事。)
□随笔二则、评论一篇(太懒惰了)
■发表
《星星》第九期:《黄河之黄》《壶口三拜》
《绿风》第五期:《纸上长安》(1、《长安,地下铁》,2、《长安,没有月亮》,3、《长安无诗》,4、《长安,一颗雪》,5、《长安一年》)
《延河》(下)第二期:《前世预定的茶》(1、《 屈原先生,端午快乐》,2、《鲁迅和杨贵妃》,3、《雪中,熊样》,4、《前世预定的茶》,5、《情人节,想起一个朋友想不起名字》)
《延河》(上)第十一期(驻刊艺术家专栏):
□《中年患者(10首)》(1、《耳鸣》,2、《灰指甲》,3、《眼疾》,4、《老年斑》,5、《蛀牙》,6、《脱发》,7、《发呆》,8、《呵欠》,9、《健忘》,10、《失眠》)
□《雪落小镇(10首)》(1、《小旅馆》,2、《小米粒》,3、《雪落小镇》,4、《五棵梨树》,5、《火车头帽子》,6、《过年的事情》,7、《红灯笼照耀的小镇》,8、《圣诞节,探望父母》,9、《生日》,10、《归家》)
□创作谈:《在小镇和大城之间》;
□访谈:《小镇上,有一盏安静的萤灯》——王可田
□评论:《温暖人心的铸造》——王可田
《地火》第一期:《小镇》(1、《小镇的麻雀》,2、《小镇,一场细雨正在抵达》,3、《红灯笼照耀的小镇》,4、《小镇,秋风初起》,5、《秋风吹凉小镇》,6、《告别小镇》)
《小不点儿童诗报》总第四期:组诗《低处赶路的人》
《华原风》第二期:《春天五重奏》(1、《春天的火葬场》2、《春天的墓地》3、《春天戒毒所》4、《春天的监狱》5、《春天的疯人院》)
《天目》第七期:《小镇微语》
《金秋》第五期:《弹奏命运的琴弦》
《西部文艺》夏之卷(见目录,未见样刊)
《未央文学》第三期:《蛀牙》(见目录,未见样刊)
《长庆文学》第一期:《没有一座山叫寒山》(10首)
■入选
1、诗《生日(外一首)》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3卷)》(新华出版社,杨志学、唐诗编)
2、诗《长安,地下铁》入选陕西2013年度诗选(《西安晚报》编)
3、组诗《另一个春天》(5首)入选《陕北诗选》(陕西人民出版社,靳天龙主编)
■获奖
1、散文《乡村的声音》获2012年度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企业分会副刊奖散文类一等奖。
2、散文《乡村的声音》获2012年度“甘肃新闻奖”副刊类二等奖(甘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3、组诗《壶口八拍》获“大美壶口”征文一等奖。(延安市文联)
■出版
1、读书笔记《微说论语》(电子工业出版社)
2、散文集《小镇上空的风筝》(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