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看《论语》(127-128)
(2010-11-29 09:15:27)
标签:
箪食瓢饮《论语》命运无常佳居文化 |
分类: 信笔游 |
127、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人生有命,天道无常,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恶的病!据说,伯牛得的是麻风病,就在今天也难治愈,在当时便是不治之症。夫子去探望伯牛,隔着窗户握着他的手,浩叹命运无常,深为伯牛痛惜。这一见,其实是永别;这一别,其实是永诀。一个弟子三千的人登门诀别深爱的学生,一个白发的大智者发出对命运的喟叹,其感情真挚催人肺腑,其悲叹令人肝肠寸断。虽然,五十可知天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生离死别,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好人罹难,怎能不令人伤痛万分!由此可见,圣人血肉之躯,惟其意深情长更见其亲,惟其平易近人更显其敬。派人到医院里送个花篮,转达问候;面对逝者,鞠躬道别,也算是敬重、厚意,只是更像完成一种礼节,少了师友间的深情,更少了对人生的感喟。)
1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你快乐吗?你幸福吗?当回答是的时候,一定是我们感到了幸福快乐。而“感到”一定是精神性的。是的,当一个人忘我地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事业中,他会对衣食住行的外在条件要求特别简单:陋室箪食瓢饮,足矣。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是一种自足的境界。夫子由是赞美:颜回贤明呀!其实,这里有逻辑先后的问题:是自得其乐才不在乎了箪食瓢饮的简陋生活,而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把自己弄得像乞丐。我就反对头悬梁锥刺股,反对学海无涯苦作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谁会说自己不喜欢美味?只是不是为了美味而美味,如果自得其乐的同时又能美食佳居岂不更美?大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固然美,但造船下海捕鱼者就更加可敬。躺在沙滩晒太阳,一定没有乘船捕鱼回来晒太阳更踏实。不过前者更像是上帝的作品。鱼,可粗糙些,沙滩一定要美。而沙滩之美取决于一颗观望大海和享受日光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