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看《论语》(72-73)
(2010-10-08 14:44:26)
标签:
马谡街亭宋体仁心千里走单骑文化 |
分类: 信笔游 |
72、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仁者乃一生之修炼,非一日之功。即便世界上最恶毒的人,我愿意相信,他也有仁心闪耀的一瞬,比如面对自己的幼子,比如面对自己的老母。然而,仁心果然就那么难得吗?夫子也慨叹,又有谁一整天都把力用在仁上呢?仁心之得,不必打坐在寺院修炼,亦不必闭门面壁。心中永远怀一朵向善、向仁的葵花,在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世间行走,恪守内心,播撒爱心,滴水穿石,就算一个仁者。爱仁容易些,恶不仁似乎更不易,虽然,按夫子的说法,若能憎恶于仁,就不会让不仁加于自身。这样独善其身的做法就算仁吗?倘若恶仁者面对歹徒行凶,只是满腔愤怒,痛骂着摇头晃脑地离开,而不是挺身而出,这也算仁吗?当然,夫子本意也没错,意在教人修身,倘若人人修得至善至仁,则不仁何在?然而,这难道不也是痴人说梦?难怪连夫子的贴身门徒冉求也叹曰,难啊,“力不足。”)
7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猴子掰包谷,掰一路扔一路,猴急了,贪婪了;老鼠争着偷油,打翻了灯台,冒失了,自私了。什么型的人,会犯什么型的过错。看一个人的过错,亦大抵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趋功避过,人之本性,通过过错察人,更能看出其真性情。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对手闻风丧胆,然而也败走麦城,犯了居功自傲的大错;马谡纸上谈兵,连神机妙算的孔明也大为赏识,但有街亭之失,与其说是马谡的空谈坏了大事,不如说是诸葛的失算和刚愎自用。至于梁山上的宋公民,一心招安,害了一帮好兄弟的性命,是想荣华显赫?是愚忠?恐怕就要复杂些了。想把一个人看得更清楚些,就看他犯过什么错,这招厉害。但夫子观过,不过是想察其人仁心的成色、薄厚,谁又能不犯错呢?错误的多少和性质,就成了仁心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