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心灵的栖居地 (《陕西日报》2008年4月4日)

(2008-04-06 19:55:23)
标签:

文化

分类: 光与影
 

 

寻找心灵的栖居地

 

                   ——小记张怀帆

 

 

 这篇贴了,表扬就稿贴完了,可见我是一个名利之徒。但我仍然想,文坛是个名利场,文学却是干净的。那么,但愿虚名浮利并没有使我迷失,而我却记住了朋友的鼓励,并把它化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初春的陕北,莹雪丽日,春意已轻轻萌动。刚翻过年,张怀帆又有两部新作悄然问世。至此,他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系列”三部作品:《一个人的河流》、《一个人的岸》和《一个人的小镇》。正像他的第四部作品《提着萤灯行走》的名字一样,张怀帆是一个走在低处的诗人,在陕北的一个小镇上,他提着闪烁着豆子一样星光的诗歌之灯、心灵之灯,诗意地栖居着,行走在他的人生之旅,追寻着他仰望的苍穹。

  张怀帆于1971年生于陕北一个在任何地图都找不到的小山村,他的父亲、父亲的父亲都是终年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1991年,他从重庆一所学校毕业回到陕北,来到长庆安塞油田,住在一间以废旧油管作支架、四面透风的小屋里。他白天带着民工在山里挖管沟、铺管线,晚上躺在铁床上,思谋着他的诗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后来,他做油田调度员、技术员、秘书,现在从事着企业文化工作。10多年来,他童年时生于心田的那汪净水始终汩汩地流淌着,他工作后从千米地下提取能源的热情不断积聚为热爱生活的能量,变成一页页滚烫的、带有体温的文字。10多年来,先后有400余首(篇)诗、散文、随笔发表于《诗刊》、《星星》、《文学报》等20余种报刊,并有作品获诗刊社、《星星》、石油文联及《文学报》奖项,入选《闪耀的星群》、《新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等版本。他的作品在天涯诗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的博客“张怀帆的小镇”也正在成为一些人的心灵栖居地。他的作品来自生活低处,心灵深处,有温度,有力度,向下开掘,向上飞翔。

  乡土深情的呼唤,工业经年的磨砺,使张怀帆的作品既有对陕北的深深眷恋和感恩,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的真情关注和沉痛呼吁,对这方厚土寂寞、苦涩、沉重和追求折射于心灵的痛苦跋涉;又有对工业时代人的生存境遇的深度观照、反思,对后现代普遍心灵缺场的理性反叛,对尊严、理想、信仰、高贵、善良等人文精神的顽强坚守,从而呈现出复杂多变、矛盾焦灼、多声部色彩。他的诗歌语言平实、自然、清新,风格或沉郁、或婉约、或奔放、或哲思、或轻灵,展露了一个生活在低处的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世间的悲悯、对生命的启悟。文学评论者刘欣雨认为他的作品特质是:忧伤、守望;作家银笙感慨于他作品的“思”。而他自己更关心“在路上”。在《一个人的岸》里,他说:“我在找一个停靠的岸,而岸却总在遥远的对岸。”“我,一个装满欲望小小的人,因为追寻苍穹的光芒而点亮内心的灯,因为仰望而获得宁静的行程。”这也许就是张怀帆的生命状态……是的,心灵的向度、人间的温度、仰望的高度让张怀帆的作品获得了抵近人心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