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信笔游 |
2007年写作纪事
白练绕河,素雪印窗;静木向天,清风撕面;苍茫大地,又是一年。
临近旧历年底,性急之童已于楼间燃起爆竹,此伏彼起。其音似远忽近,咄咄催人,怅然百感,若有所失。然则,有妻留一盏倦灯于深夜久候,有儿骑于颈项大呼小唤,有闲书一叠卧于桌边枕畔,有三两知友对酒畅叙,更有一支尚未垂老秃笔,聊发心中喜怨,人生之燃,亦可麻木而欣然。掩面而行于尘间,总似有萤灯在侧,淡淡然一路向前。
写作未必总是美丽,却自娱不疲;将一年之要历录于此,作纪念。
◆ 除夕之夜,处处爆竹声,经久不衰;晨起披衣望外,一地落红。知入丁亥,逢本命年。一番感慨,前思后想,半生光阴虚掷,惟文字虽缥缈却一直不弃,人生本如梦,固系之不辍。
◆ 2月末,开博,名曰“张怀帆的小镇”。一年尚称勤勉,陈诗文数十篇,访者寥寥,或毁或誉,皆砺吾也。
◆ 3月,《飞天》第三期刊用《往事》(3首):《一只鸟鸣》、《三弦》、《想起一个人》;《地火》第一期刊用《热爱》(组诗):《眷恋》、《坐在河岸》、《潇潇而下的雪》、《白杨树林》4首。
◆ 4月,《延安文学》第二期刊用《张怀帆的诗》:《地铁》、《兰州采诗》、《新年祷词》3首;散文随笔集《一个人的岸》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 5月,《小品文选刊》第五期上半月刊选用随笔《我的“邻居”第广龙》;《青海湖》第五期刊用诗《三弦》、《想起一个人》2首。
◆ 6月,收到前辈作家银笙对诗集《一个人的河流》的短评:《徜徉在诗海的岸边》;月末收到延大文学硕士刘欣雨的专评:《张怀帆:守望季节的忧伤》。感激。
◆ 8月,《延安文学》第四期刊用随笔《穿越病区》;天涯网刊第十期选用诗《火葬场》:《在那边等着》、《烧不化的牙》、《谁的行程》3首;《小品文选刊》第八期上半月刊选发随笔《鸡是怎么变呆的》、《到底哪一个是我的脑袋》、《想一想灵魂的事情》三篇;《延安日报》发布《张怀帆随笔集<一个的岸>出版》的消息。
◆ 9月,作为延安代表出席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睹有头脸名人几个,识文士几人,饮酒一场;《中国石油报》、《长庆石油报》发布《张怀帆随笔集<一个人的岸>出版》的消息。
◆ 10月,《扬子江》第五期刊诗《鞋匠》1首;诗《抚琴而歌》入选《飞天》精华本·散文诗歌卷。
◆ 11月,《诗刊》第十一期下半月刊选用《北上,陕北之北》(组诗):《一截土长城上的风》、《头盔或图章》、《车过米脂城》3首。《延安日报》发表银笙对随笔集《一个人的岸》专评《他追寻彼岸制造的苍穹》。
◆ 12月,《青年文学》第十二期刊诗《今晚有月亮》(署名远帆,系旧作);《延河》第十二期刊诗《慢下脚步》、《被去年冬天藏起的雪》。
◆ 年内,始向天涯网天涯诗会、散文天下、短文故乡栏目发稿,被栏目置顶的有:组诗《火葬场》、《北上,陕北之北》、随笔《诗人,请穿好衣服》,红圈的有:组诗《热爱》、《延安》、《哑弹》、《和一个台湾人洽谈业务》、《排队》等,黑圈的有:随笔《诗人,请穿好衣服》、《名人作序,呸!》等。网上也好玩。
◆ 诚谢第广龙、阎安、黄海、成路诸兄的鼓励,银笙、刘欣雨、秦丑的评述,河、一江秋月白、木木、知鱼者乐、灵均、边城浪子、快乐地工作、慧姐、海边拾贝、明月清风、大海行行、黄河浪、 燕君、水仙花、秋水无痕、静雅、梅雨、午后残阳、屋角的小猫、独狼一品、窗明几净的夜、心远地自偏、唯一、王可、兰格格、春江月诸君对小镇的关注和鼓励。
◆岁末,诗集《一个人的小镇》、随笔集《提着萤灯行走》付印,据言春节前可面世。
浮生一世,各有所爱,有诗有酒,我亦足矣。则提着萤灯,于小镇,徐徐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