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信笔游 |
飞机上的“文明”
在电视上,曾不止一次看到过空姐的飒爽英姿:四五个美女,身着蓝天色的职业装,胸系火苗一样的红丝巾,手提皮包或拖着皮箱,伴着轻快的音乐,并成一排又说有笑、魅力四射地走来。背景是翅翼打开,英武俊秀的飞机……那个时候,我早已目瞪口呆,心里只喊“哇塞”了。心想,天下的美女大概都做了空姐,所谓“白领丽人”无非如此,便不由地自惭形秽起来。
后来出差,偶尔也会乘飞机,便有了近距离欣赏空姐的眼福。只见她们每次都毕恭毕敬地迎于舱口,彬彬有礼地穿梭于机舱通道,笑容可掬地向客人问寒问暖,一丝不苟地检查安全细节,耐心细致地为乘客端茶递水,称呼必是“先生、小姐”,面部必是和颜悦色,行走必是端庄沉稳,语言必是轻声细语……从没见过她们哪怕稍微大点声地说话,从未看见她们微笑以外的表情。
那个时候,我似有所悟:文明,原来是一种氛围。置身这样的环境里,稍微有教养的人,断不会大声喧哗、出粗口、说脏话,更不会随地吐痰,不论多么拥挤也很少有抱怨,言行中不由自主地有了谦让。
我很是费心地想了其中的缘由。
如果是在一辆公共汽车上,那逼仄的空间,拥挤的人群,也许早就引发成口水仗了。每坐公交车,也必会遇到三两一伙的人,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地喧哗,至于随手的弃物更比比皆是。但同样的情况为什么在飞机上就不会发生?事实上,飞机比公共汽车的空间更拥挤、人流更大呀。
是选择乘机的人更有教养?几十年前也许会有这个因素,如今有财者无关素养品行,一张飞机票对许多人都是探囊取物,草根如我也可乘坐就是印证。
是飞机毕竟是空中飞行物?汽车行在陆地,心便踏实自在,本性无需掩藏,粗者自粗、细者便细。飞机似乎不同,偌大一块金属翔于半空,稍有颠簸就会引发唏嘘,乘客也许潜意识紧张着、提着心。心里大概会想,既然把身体交给了这个怪物,就无可奈何成了冀望命运的弱者,那么大家还是临时惺惺相惜、各自相安为好吧。于是有礼、于是“文明”。这么想似乎不无道理。但事实上,据说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尽管如此,心悬半空却是事实啊。
会不会是美女效应?在美女面前,男人多会两种表现:要么造次,要么谦卑。造次显然不行,众目睽睽呀,是个人你好意思吗?于是谦和。看见美女悉心照料,大老爷们好意思露粗吗?于是临时成为谦谦君子。但女人呢?女人原本柔者多,且男人已然谦和,岂不赶快噤声?何况有的飞机已选择了英俊的服务生,这真是深谙人性的聪慧之举。
但这样想时,我已感愤怒。文明如果依赖俊男靓女岂不混账?
事实上,在欧美的客机上,据说服务员大多是中老年人。因为,这毕竟是一份轻体力劳动,但机上的文明并未减弱或更改。
对于飞机上的文明,我虽喜爱,却知其虚假。我赞美空姐的达礼,却知道她们是训练出来的,是“秀”,回到生活中她们未必还是那样;再者,对于职业的微笑,我已不觉什么美好,因为这样的微笑已不指向心灵。只会作微笑的脸未必好看,因为喜怒哀乐的心灵更加丰富。什么时间,人与人之间都会真诚地互称先生、女士,发自真心地互谦互让、彬彬有礼,社会才真的进步了,人间才更美好文明了。
而几个空姐的文明,实在不能遮盖偌大不够文明的真相,飞机上的文明,更不会是真文明的愿景。让文明出自真的心灵吧,也因为人间不光需要微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