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信笔游 |
信 口 说 说
——兼答“一江秋月白”君
最近,博客流行提问。原想,流行的东东就得警惕,比如流行感冒。但看到提出的问题多有意味,也便乐于参与。
上个世纪末,我曾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地做着傻逼文学青年。不知一江秋月白君怎么看走了眼,坚定认为我的歪诗可示于人,并在她的报纸副刊不断给我加油添醋,助长我一再失足、滑向深渊。如今,作文人、涂文字,已让我万劫不复。每想起当年,就觉得义愤填膺、上当不浅、追悔莫及。对于她,恨恨在心,想忘记都难;对于她的提问,正好可以示怒,一吐为快!呵呵。
1、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活给自己看。
其实真要做到很难很难。先得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由此明确活着的内涵;并要对死亡做一些深度思考,由此勘察生命的边界,明确活着的“无为”。在具体生活中还要坚持不懈地与环境、特别是与自己斗争,以此调适不断靠近“我”。而事实上,人生就是不断遗憾的过程,如果觉得自己爱过、痛苦过、追求过,也会幸福过、快乐过,此生便足矣。
让我还是实在一点,罗素说过人生的三要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于我心有戚戚也。
2、你对环境保护有哪些建议?
反全球化、反现代化。但我知道这是痴人说梦。
环保问题来源于人的欲望的膨胀。当今主宰世界的发达国家也曾暴发过严重的环保问题,只是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有所收敛或者有所理性。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问题首先来源于世界秩序的挤压,现代化、全球化已被事实确立为不可逆转的指向,所能做的就是理性、理性、再理性,少一些贪婪无度,多一些地球公民意识。
在中国,首先得重接五四的旗帜,完成启蒙,树立现代意识和现代“人”的概念(反思一下老外在我们的旅游点上捡垃圾的案例就会有所启悟),由此才可能建立现代体制、机制,而环保问题才有可能根本好转。
非要具体、现实的建议,迫切地那就是:环保官员先不要走饭局、去馆子,黑下脸实实在在抓几件事、几个典型。至于普通国民,我们先不要随地吐痰可以吗?
3、你对顽皮好动不用功的孩子有什么忠告?
我的忠告是:我好羡慕你!
顽皮好动的孩子肯定是聪明活泼、智商正常的孩子,我家就有这么一个小家伙,我虽然常常哭笑不得,但丝毫不觉厌恶。到是对蔫头耷脑、死气沉沉的孩子充满怜悯。至于不用功难道不应是孩子的天性吗?谁都有趋利避害的潜意识,用功毕竟要吃苦呢!我知道大人的烦恼和无奈,在一个功利很深、艰难爬坡的社会和国家生活,生存的竞争和积重难返的教育体制加剧着大人和孩子的苦难,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又使人丧失心灵栖息的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童年的快乐便一再缩短、变质,孩子的苦难便由自己的父母以爱心的名义制造并不断变本加厉。
尽管如此,我仍觉得,人生是有阶段性的:一个人如果童年不快乐无忧、尽情玩耍,少年时不充满缤纷梦想,欢歌笑语,青年时不活力四射、自由创造,尽管他后来成名成家,他的一生的确也是悲惨的。因此,我还是建议大人,不要望子成龙,让他有一颗悲悯善良且能抵挡风雨的心田,有一双自食其力的双手和健康的体魄不已经非常好了吗?
4、你认为国外的教育方法是否对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适用?
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充满诅咒,但我同时明白它的积重难返和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缘由。在不变革教育体制的前提下,改善教育方法无异缘木求鱼、杯水车薪。尽管如此,对一个中国家长来说学习一些西方的教育方法是必要的、有益的,至少可以提醒不要去做太过的、助纣为虐的事情;开明一些,还会适时、适当的“松绑”。但完全用西方的教育方法没有可能,既没有环境,又与体制相悖。因为最终中国的教育体制会以它的方式选择被驯化的“机器”,而不会选择不循规蹈矩、自由的“人”。所以,能做的就是,阻止完全被机器化,力争让他早日在中国能像“人”一样活着、发展。
5、给你足够的钱和权,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说真的,中国最可怜的还是农民,不要听媒体瞎吹。底层遭受的黑暗远远大于正常人的想像。所以,如果有“足够的”权和钱,会为他们做一些实事。但事实是,权和钱并不是做事的主要条件,就像一个工厂有现代化的厂房和先进的设备未必会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一样,体制和人才是根本。想一想就知道中国有权和有钱的人都干了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