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笔游 |
我儿子的“后现代”
我儿子今年6岁,上幼儿园大班。为了弘扬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熏陶他小小的心灵,作为舞文弄墨的我,首先想到教他唐诗——唐诗的世界是多么大美呀!
于是每天晨起或晚睡,我都会手操在背后仰首在房间踱步而吟脍炙人口的唐诗,他大概感于我的神态和抑扬顿挫的朗诵,有时也作一幅大人状。比如放慢节奏、压低声音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云云,有时还追问诗的意思。这个时候我就会颇满足,仿佛与他置身于唐诗意境,觉得庸常生活竟也可有此等境界啊!
忽一日,当我兴致盎然地诵到“春眠不觉晓”时,他惊呼“爸爸、爸爸,你先别念,你听我给你读这首诗:春眠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跑”。我问他从哪儿学的,答曰“从哥哥那里!”他哥哥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想必创作者也是这些孩子了。他说:这样多有意思呀!我一时不知所云,又问他还学了哪些,他正在兴致,脱口又念了两首:“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走进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一觉睡起来,发现拉裤裆”。念完后兴奋得哈哈大笑。“有意思吧,爸爸?”
我该说什么?有点哭笑不得。
此后,我再给他读诗时,怎么也仰不起头,手也不操在背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