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明末大将,镇守边陲数次大败清军使清兵数载不得进犯,崇祯帝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凌迟处死。梁启超在《袁崇焕传》说:"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 ,只有袁崇焕一人。金庸在《袁崇焕评传》中写到: "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袁崇焕是文官,却带兵抵挡了清军一次次的进犯,诗句也是豪迈奔放。"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正是"横戈"这个名字的来历,而那句"功高名主眷,心苦后人知...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却有一种悲壮苍凉之美。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边中送别》 明.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戎塞上征。 
  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生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 
  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 
  磊落丈夫谁好剑? 牢骚男子不能兵。 
  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 
  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慨慷同仇日,间关百战时。 
  功高名主眷,心苦后人知。 
  糜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以上之句,皆心之向往;以上之情,皆心有所感。我辈之所思所想胸中皆然,而世间狭隘龌龊之人,又何足入目入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