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拖”的来由

(2007-09-12 06:59:27)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知识/探索

文化

拍拖

由来

分类: 历史轶事
     拍拖,是地道的广州俚语,其实它来源自旧时的花尾渡。

http://www.gznet.com/gzcity/xzgzsytj/200709/W020070906538163338095.jpg

    花尾渡

    花尾渡是旧时广东地区水路运输的一种内河船,船体硕大,并有三层船舱。上层是餐楼(一等客舱),中层是公舱(二等客舱),下层和船首是货舱。花尾渡的特点是船上没有动力设备,而靠小火轮拖行,因为容量大噪声小,所以很受欢迎。拍拖是花尾渡进出港时的一种操作方法。以广州为例,以前内河船码头设在长堤,那一带河面复杂,船又多,而小火轮和花尾渡之间的缆绳长达十丈,很难靠泊,这时就要拍拖了。两船并拢,船员用粗缆扣紧船身,一大一小,共同进退,就好像情侣逛街一样。后来拍拖就被用来描述恋爱关系了。

http://www.gznet.com/gzcity/xzgzsytj/200709/W020070906538163331277.jpg

    夜晚的花尾渡

    船离广州拍拖至南石头,便要停船报关。此处河面已变宽,于是便开始“放拖”,小火轮用拖缆拖带着花尾渡,迳行驶向目的港。到码头靠岸后便实行“甩拖”,小火轮自去下锚碇泊,宣告本次航行结束。

http://www.gznet.com/gzcity/xzgzsytj/200709/W020070906538163345365.jpg

   花尾渡模型 

   随着拍拖一词的演化,“甩拖”也被用于形容情侣分手,这个带俏皮意味而又颇为形象的广州俗语,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是相当流行的。拍拖一词本发源于广州,但在香港,到目前仍很时兴,各种报刊关于娱乐圈中人的报道,此词使用频率很高。而今,曾经盛极一时的花尾渡早已无踪可寻,但由花尾渡产笺“拍拖”一词却在香港用得大行其道,这种语言现象是很值得玩味的。

拍拖,多么形象多么温馨的词语,诗经里不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句子么。在人生的长河中,风雨怎会少,只有牵住她的手,才能相携共进,心里才会踏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