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走南闯北 |
“伟大的北京,我们为你歌唱,你是各族人民的心脏。每当我们想起北京,欢乐歌声格外嘹亮,每当我们想起北京,浑身就有力量……”
这歌小时候各个会唱,爱北京,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于是,所有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涌向北京。但是,当你真正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后,还会“浑身就有力量”吗?
来北京要先过语言关,不是听不懂,而听不惯,受不了。北京话骂人有两种,一是字字带脏,句句不离女人下体,人称京骂,如今已走出国门,让外国人开始受用。我去过不少城市,感觉京骂最脏,它把那个最难听的字,嵌在每句话的开头、中间、结尾,然后连续不断吐出,听者除了那个脏字什么也听不清,就象饭桌上突然飞来一群苍蝇,你只那拔腿就跑。
二是损人不带脏字,外带幽默效果,我把它称为“冷幽默”。那天在公共汽车上着实领教一番。当时人很多,都脸朝车窗站着,只有一个女孩面对车箱。售票员不乐意了:那女的,说你呢,转过去,大家在你胸前挤来挤去,你也乐意?女孩大红脸。我要是那女孩,会找个车缝钻进去。
这样是事随时发生。北京电视台有个寻找文明的栏目,找到做好人好事者,送一台电视机。由于偷拍,拍到许多原生态的“冷幽默”。
案例一,记者事先把车陷入无盖井,请路过司机帮忙。终于一位师傅下车,左看右看,来一句:“这么大坑都能掉进去,你今天手气真好,可以去买彩票。”转身,上车,走人。
案例二,记者上公交车,假装该吃药忘带水,向售票员要水喝:“大姐,我该吃药忘带水了,能不能用你的杯子喝口水?”售票员说:“忘记了就不用记了。”听听,这话多有学问,还带哲理呢。
北京人的“冷幽默”,表现出北京人对外地人、弱者的冷酷和鄙视。北京人对北京有种自私的爱,北京是我的,谁都别来,来了就是对我的侵犯,恨不能把外地人一棒子打回去。但是北京是全国人民的,这个事实已经变成无数个行动,势不可挡。于是于是,一些北京人只能呈口头之快,过精神之瘾。他们看不惯外地人的言谈举止,即使是外地人陷入困境,也不同情,反而冷嘲热讽、讽刺挖苦。人在求助时,本来就无奈,自信降到零点,北京人偏偏来个“冷幽默”,将人彻底摧毁,发誓再不来北京。这就是“冷幽默”要的效果。
前一篇:世界上最贵的烟和酒
后一篇:女人生活中的十大反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