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依然美丽。水磨涅槃重生。。。!!!
“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期间。笔者单位组织到大地震重灾区水磨镇,感受地震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灾区人们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神。自古以来水磨镇风景秀美,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美景变成废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广东佛山的对口支援下,水磨古镇涅槃重生。这座具有浓郁藏羌特色的新城在废墟中拔地而起。原汁原味藏羌特色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水磨镇正散发着勃勃生机和无穷魅力。将灾后重建与人们幸福生活完美结合。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灾后重建的最佳范例”。成了汶川大地震后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年从死亡到重生,从废墟到繁荣,水磨古镇经历了许多乡镇几十年才会完成的改变。水磨人们在倒下的废墟上找到了一条通往希望的路,让幸福提前来敲门。而且,脱胎换骨的水磨镇,只是汶川大地震各重灾区的一个缩影和真实的写照。
水磨古镇依山傍水。有青山绿水的掩映,有白墙青瓦对黄色羌碉和红色阁楼的点缀,真让人赏心悦目。水磨古镇里充满神韵,错落有致的民居,羌藏风格的小园林,优雅的古街道。装饰精美的临街商铺,一排排艳艳的国旗,中国结,大灯笼。取自唐代诗人王之涣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阁。悠远的牌坊,明代的古戏台,清代的大夫弟,崭新八一学校,身心相通的禅城桥。日夜转动的大小水车,轻吟着那古老和现代动人的歌谣。源远流长的羌藏汉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和谐传承,让人赞叹。笔者不由得拿起手中的镜头,摄下水磨那古老,现代,多姿而难忘的瞬间。见证水磨人幸福的生活和古镇涅槃重生的历史记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阁。
小街。国旗。灯笼。
明代古戏台
藏族风格街道
身心相通的禅城桥。
见证沧桑的水车。
三重唱。
希望。
水磨新人走向新生活。
快乐的单位同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