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记忆

(2008-05-13 19:32:50)
标签:

地震

杂谈

又是一次天灾,震区离我们这里很遥远,所以只是观望,千头万绪,也没更多可说。单位已经开始捐款,尽自己微薄之力是第一位的。

 

关于地震最早的记忆:可能还是在北票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我正在睡觉,突然屋子开始摇晃,妈妈拿被子裹了我就冲到院子里,院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看房子晃悠,大概几分钟之后,一切平静下来,妈妈重新把我抱回了家。

很长时间我都认为这是唐山大地震余波,长大以后和妈妈提及,她笑说不可能是,那时候我才多大,根本不会记得。

沈阳是个比较稳固的地方,很少感受到地震,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小学时,我和同学在院子里玩,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要把墙推倒,他推的时候,墙突然真的动了,我们一开始都懵了,随后意识到是地震,一窝蜂的往家跑。

当时爷爷还在世,我回家大声对爷爷说:地震了。

结果爷爷若无其事地回答:地震就地震呗。

我很害怕得哭了,说:要是死了可怎么办?

爷爷回答:那也不是你一个人死,有什么担心的?

不能理解这点:凭什么大家都死了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死呢?就算大家都死了我也不想死啊。

地震的谣传,陆陆续续总是出现,中学时候又有一次,当时连老师都时不时提及关于地震预防的要点,学生们又兴奋又紧张。有淘气的同学在书桌上倒竖汽水瓶子,有一天上课时候瓶子倒了,他一声吆喝:地震啦!然后拔腿就跑,顿时全班大乱。——当然,之后这位受到了严重处分。

地震对我来说,直观的感受也就这么多吧。震撼与痛苦更多是在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中感受出来的。老爸在唐山大地震之后去采访,后来他告诉我,当时他去一个屋子里面,地面上厚厚一层苍蝇,竟需要趟着脚才能走过去。到处都是触目惊心,废墟,尸体,当时已经有了疫情,他们去的人全都严重腹泻。

其实无须多说,单是那个数字,就已经令人毛骨悚然了。比任何渲染都更震撼人心。

大约在十周年纪念的时候,《儿童时代》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关于唐山地震的孤儿。里面提及一个孩子,偷偷给解放军叔叔看他衣服上一块补丁,里面有一块钱,这张钱被翻过来折过去,折印的地方都快破损了,不知道是谁给他的,也不知道被他掏出看了多少次,不敢让别人知道,但是很信任的给解放军叔叔看,那位叔叔抱住他痛哭失声。

一直到十几年前,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告文学还是很多的,后来渐渐少了。最后一次看到相关文章,是大地震后家庭重组的内容。很多幸存者在失去家庭后,很迅速的又重新组成了家庭,但是大部分并不幸福,很多又在短时间内离了婚。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说一对热恋的年轻男女,在瓜棚里偷尝禁果,然后女孩回家去,男孩在瓜棚里睡着了,结果半夜里地震,男孩没什么事情,他跑出去找女孩,却发现女孩被地震甩出屋子,吊死了。而吊死她的,就是她最引以为豪的长辫子。后来这个男孩结婚,别的条件没有,就是要长辫子的女孩,而结婚不久,新娘就无法忍受离婚了。因为每次亲热的时候,这个男孩总要用辫子勒住妻子的脖子^^^^

地震之后余下的阴影,第一是疫情暴发,第二是秩序混乱,第三是心理创伤。前两者随着重建家园可以顺利解决,但第三点却很难,地震中人死去了也就死去了,活着的人,精神上的创伤,却在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愈合。

天灾下,人真的很渺小,有宿命的绝望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挨欺负了
后一篇:蒲公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