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报评 |
分类: 闲言碎语八婆 |
香港女孩在沈阳被偷,回乡证丢失,辽沈晚报发动大家去帮助寻找。
这报道不错,发动大家帮助异乡小女孩,也不错。唯一看了觉得不是滋味的,就是郝大哥那篇评论。
——这好像是第二次对郝大哥评的东西有意见了。
“香港女孩子嘉嘉以为自己在铜锣湾逛商场,她没像许多内地女孩一样,把背包倒背在胸前,而是以常规方式背在背后”。
就是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别扭,看来嘉嘉被偷,不是个普遍存在的小偷偷包问题,已经上升到地域特点了。对郝大哥来说,铜锣湾应该是个没有小偷的地方,至少,肯定没有沈阳这么猖獗,所以,连女孩背包放前放后,都成了小偷风向标。
沈阳小偷给沈阳人丢脸了。不过估计他们也挺委屈:这要是个金发碧眼的老外,特征明显点,我们也可以保持城市脸面。偏偏大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还偏偏香港都回归了,谁想到偷个小姑娘的包也能上报纸头条。
如果这是个沈阳人丢东西,报纸会说什么?会告诉大家:背包背在后面,很容易被偷,大家要引以为戒,尽量把背包背在前面。但是到了香港人这里,连背包背在前面,都成了一种体现出我们“不正常”的现象。大家帮着找回乡证,找到了,皆大欢喜,找不到,也可以补办,没什么复杂,就是这个“沈阳人丢脸了”的紧张劲,怎么都带着点复杂。
总编辑的话还是有点水平,很坦白地解释:香港人被偷和沈阳人被偷,是一样的,我们选择香港人被偷,是从报纸宣传角度选择了它的“特殊性”。这样还好一点,如果单看郝大哥的评论,不往歪里想似乎很难。
有小偷丢脸不?当然很丢脸,不过也很正常,不好听点说,我们自己天天都在丢脸,犯不上因为香港人被偷就格外觉得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