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阅读笔记:婴儿画报四月份上

(2007-03-27 16:28:49)
分类: 别别的成长日记

买杂志的时候,《婴儿画报》《嘟嘟熊》《幼儿画报》一起到了,想想,又加上一本《大灰狼》,买回来都放在单位,一本本往家带。

晚上临时加班,7点钟家里打电话过来,别别奶声奶气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对别别说:妈妈马上走,给你带《婴儿画报》好不好?

最近因为姨奶在家做客,小人儿非常会装腔作势:妈妈,我家的书都这么多,不用给我买了。

我才不惯小人儿那毛病呢,马上说:那好,妈妈把杂志给楼上的大圣吧。

小人儿这才老实:不行,给宝宝。

回到家,小人儿三步一跳地过来,满脸笑容伸出手:妈妈,把书给我吧~

其实她并不是特别喜欢《婴儿画报》,对3岁孩子来说,《婴儿画报》的内容少,已经不太够看了。别别拿到手,刷刷刷自己翻了一气,然后递给我:妈妈,给我念行吗?

——最近学得很客气。

这期封面故事是《玩泡泡》,何艳荣画的,最初从《婴儿画报》上看到她的作品,并不太喜欢,故意模仿小孩子的随意,色彩也不靓丽,大量的用灰和黑色。要是吹毛求疵的话,画小兔子两个板牙居然是分开的,一边一个,有些恶搞。

不过,几期下来,看惯了,也慢慢觉出其中可爱的地方,看似随意,实际上也是小细节下功夫的,像这期皮皮猴黄衣服上的橙绿碎线条,小狗绿裤子上的牛仔轧线,都是刻意做出来的。在书店看到过她的作品单行本,有几本颜色要比在杂志里做得夸张,不是很一样。不过仍然是老派儿童画家风格——当然,她的年龄多大,我不是很清楚,只是人物形象看着老派而已。

读完故事,我问别别,那些白粉是什么东西啊?她回答:洗衣粉。回答正确。

儿歌部分仍然是别别自己读,这三首都很简单,除了《洗手》里把“高矮”读成了“高低”,其它还都顺了下来。别别认字不多,很多时候她是“看图识字”在“编字”,不过我也不强求她,只要自己能把故事看懂就好——管她通过什么方式看懂的呢?

经典故事是别别喜欢的栏目,小时候她更喜欢封面故事,不过现在更长的故事比较能吸引她了。经典故事的插图也大多漂亮,周旭的小动物憨态可掬,非常讨人喜欢,颜色也好。《婴儿画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画了,虽然名字记不住,但是风格非常明显,一看便知。

识字栏目的绘画风格变了,原来虽然人物不漂亮,但是色彩比较显眼,现在却成了简单的电脑涂色,不喜欢。别别把“楼”念成了“树”,算是相似,“坛”不认识,乱念成“盆”,纯粹是“看图编字”,“花”“阳台”“园”倒还认识,不过因为“楼”和“坛”字出现得非常多,就断断续续没法和妈妈配合好了。小人儿脾气急,不耐烦,好容易等全念下来马上翻页。

知识类这期讲“连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一直和别别说的迎春花,根本不是迎春花,而是连翘。幸亏早发现,赶紧给别别纠正。特意查了网,才知道真正的迎春花什么样子,迎春花六瓣细长,连翘是四瓣短圆,虽然满枝条开花很像,但看放大照片还是有区别的——以后可真不能不懂装懂了。

大枕头故事这期绘画风格也变了,也不是很喜欢。故事一般,没什么趣味。

最后是宝宝念童谣《蚂蚁搬米》,别别念标题,不认识“搬”字,溜一眼看看画,自己编:蚂蚁扛米。

妈妈读完一遍,去吃饭,小人儿自己又看了一遍,然后找奶奶念了两遍,便把杂志扔到一边,不看了。如果是复杂一点的书,她会持续看上几天,以前最喜欢《婴儿画报》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现在长大,看完一晚上就不再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