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他两米二的个头很少有人高过他
在北京他曾为八一篮球队的发展不遗余力
在临夏他是骄傲,是故乡的骄傲也为故乡而骄傲
刚刚退休的他又将面对一番与篮球无关的事业
2003年临夏风情旅游观光节上马占福回到阔别20余年的临夏,他的到来带给临夏的不仅是惊奇也为整个风情节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氛围。家乡父老在时隔20年后目睹了这一巨人的高大风采后,关于他本人的一些生活、工作情况在临夏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3年8月《民族报晚刊》与马占福的对话,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读者所了解到的马占福已不仅仅限他2.2米的大高个和他毕生从事的篮球事业,他对临夏的眷恋、关注以及期望弥补了二十多年来与临夏缺乏交流的缺憾,对马占福而言临夏是他的故土、骄傲和篮球事业的起点,报答感恩之情时时表露。
2003年年底,马占福正式向国家八一队提出了退休的申请并予以批准,自此赋闲与继续发挥余热的选择摆在了他眼前。自2004年起他频繁来往与兰州与北京之间,2005年5月他协同爱人再次造访兰州,离开球队的马占福在与临夏的一次亲密接触后又频繁来往北京与兰州的事情似乎变的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马占福要在兰州办体育学校、也有人说他要当教练、还有人说他做企业。在众多猜疑和推测在社会上开始流传的时候,经过多方打探记者终于与这位老八一“巨头”取得了联系。
初作形象大使
2005年6月6日在兰州伏曦宾馆记者再次与这位巨人相遇。按照电话里马占福老师所说的地址记者赶到,一见面再次握住他宽厚的手的时候,那种临夏人独有的宽厚在那一刹那全由这紧握的手表达了。马老师很客气的说:“自己还没做什么事情,感觉没有什么可采访的。”当记者表明《民族报晚刊》的读者对马老师很关注的时候,马老师微微一笑,笑容里表露出对家乡人民的憨实所打动和对记者此次到访的应允接受。
http://s5/middle/4c4bce9fx8456e5c3f034&690
关于马占福频繁来兰,还得从2003年的年底马占福在马全义先生的引见下结识了同是广河县人的宗有祥先生,并被请到了位于兰州市徐家山公园的春晓园清真山庄说起,在那次聚会中他结识了同是老乡的几位朋友,那次交流可以说是他今后选择怎么样度过退休生涯的一大转折,聚会中大家交流的话题一直围绕对小西湖一带的开发展开。
小西湖作为兰州的南大门,一直与临夏有着渊源不断的联系,多年来小西湖一直都被视为临夏人的第二集贸市场,在这里长期居住着来自临夏、广河、东乡一带的生意人和打工者,东乡手抓、河州包子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小吃在兰州的风靡也都是由此而开始的,然而多年来这里的脏乱差现象长期困扰着政府部门对这一带城市建设开发的步伐。小西湖又是兰州市一块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经济贸易在此地又占据着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地位。
早在小西湖立交桥建成之前应该说小西湖与兰州市的感官距离不是很大,自从建成小西湖立交桥之后,立交桥就如同一道分水岭将仅一桥之隔的小西湖与兰州彻底区分开来。小西湖临街位置都被开发意识很强的南方人所占据,一边是繁华的义乌商贸城,一边是不甘示弱的温州城,经营也以南方的小商品为主,可以说小西湖在继临夏人的第二集贸市场后又演变成了兰州南方人经营理念上的后花园。很多人都去过义乌商贸城但很少有人知道商贸城楼后的景象,狭窄曲折蜿蜒的巷道遇到雨天泥泞不堪,错综不齐的住户分布于铁路沿线,铁道部门为此地的安全也操了不少的心。2003年小西湖工林路一带的马路市场又被有关部门彻底整改后,一时间来自周遍县市的生意人几经陷入绝境。
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几位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次长达数小时的交流,加上宗有祥先生等几位老板的前期构想,他们的想法基本达成一致,对小西湖的市政开发迫在眉睫。马占福作为此次开发的参与者,主要承担起了与各级几个主管部门的沟通任务,有人笑称他为此次开发项目的形象大使。
我的选择不后悔
2004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马占福走访了省、市、区政府多家单位以及铁道部西北局,将此开发项目与有关单位做过书面汇报后,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及铁道部的欢迎和大力支持,许多部门都为此项目开了绿灯。于是自2004年4月小西湖自下西原道口至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全长1.7公里的开发建设项目正式拉开帷幕,预计此次开发将动迁四百余户居民,建设面积近十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此项目被列为兰州市十大项目之一。
在马老师的办公室,当记者谈到最近国家七部委颁发的关于对房地产的八项条例对如今的房地产开发有所影响的时候,马占福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不觉得这只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果只认为这是一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话,我想宗老板他们是不会找我合作的,我倒认为这是一项公益事业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完美结合,说老实话,小西湖这块地方没有哪个开发商愿意投资开发。”据记者了解,之所以打动开发商进行投资还另有原由,此次开发的几位老板都是广河县人,自小生活在穆斯林聚集区,在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个人情结,在他们构思的理想中将要将小西湖打造成兰州乃至西北极具民族特色风味的小吃街,从而带动周遍,主要是临夏地区的民族餐饮业,并使得民族小吃得以保留发扬。
对一个国家八一队退休的主力队员放弃自己的篮球事业而投入商界,也许正是因此他才选择了这条路吧。马老师在此还特地强调了此次项目开发的三大利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与开发商的利益,三者结合,密不可分。
记者问及不做教练后悔不后悔的时候,马老师的口气显得非常坚定:“不后悔!”在他退休后篮球依然是他无法割舍的至爱,虽然很少有时间在球场一展风采,但闲暇时间依然关注着篮坛动向,尤其是自己曾经效力过的国家八一队,如今与自己朝夕相处在篮坛的老队员基本都已退休选择教练或其他的行业,而他如今的选择也许都是他再三权衡之后的抉择吧,在这点上记者敬佩之心由然而生。
心系教育事业
从北京来兰州后,马占福的生活起居得到了不少人的关心和帮助,在聊天中他提起刚来兰州没换洗的衣服,于是到雁滩去定做,本以为自己遇到了大麻烦,可是当他来到雁滩一家名为温士曼服饰制衣厂的时候却遇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家的制衣厂的倪孔桂老板免费为他做了好几套换洗的衣服,并且时常电话问候他再需不需要做新的衣服,这使初到兰州的他感动不已。
自幼生活的广河同样是马占福退休后所关注的,2004年下半年他被聘请为广河唯一一家民办中学——复兴中学的名誉副校长,因各种原因从小没有读过书的他对学校的向往已成为一种似乎长时间无法弥补的缺憾,此次接受名誉副校长之职也许更多的是他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愿意为家乡教育事业赴汤蹈火的一种理由吧。用他的话来说,多年来自身身体条件为自己所带来的便利,他更愿意用于家乡民族教育事业上。
简单的交流后,记者准备离开,马老师说要送我们下楼。伏曦宾馆的电梯也无法容纳下他2.2米的个头,站在马老师的身边,才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从三楼行至一楼,从电梯口到宾馆门外,他巨大的身体始终令我仰慕不及,握手道别后,看到他转身的背影,那巨大身体里始终包裹着一个临夏人的不屈,以及一个从球场转战商场的不灭的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