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归云轩
归云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68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中华民族精神之风骨精神——节选自谢向英《中华风骨》

(2012-09-25 19:18:55)
标签:

旅游

诗词

书画

文化

魏晋

分类: 千山万水走遍

                           谈中华民族精神之风骨精神

                                                   谢向英

                                                  节选自谢向英《中华风骨》

      “风骨”作为《文心雕龙》里的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民本”思想上的追求实现理想的奋斗精神和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
     在历代的文学史上,对“风骨”的倡明总是产生于文坛索漠、媚俗之风日炽的背景下,“风骨”一直都是与荡涤柔靡的文风、复归英雄精神相联系。在中国文化史上,魏晋是一个很有风度的时代。所谓风度,本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名士有着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在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行举止。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任务的精神气质。

    魏晋时代的诗文,书画作品,也为后世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思想光辉,集儒、释、道于一身,他们有“学而优则仕”关心国家命运、惩恶佑善的儒者的积极性,又有道家的崇尚自然、追求逍遥的精神,同时又精通佛理,这是中国文人的典型性格,从而体现出的“魏晋风度”,风度不仅仅是一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行举止与仪表上的反映,对于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历代都有无数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大师先圣,为中国书法倾注毕生精力而做出不懈的探索和卓越的贡献。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书法艺术将与社会同步向前进。在此,我们借鉴和发扬魏碑精神及其对后世书艺发展的深远影响,做一些探讨。

    魏碑艺术成就的伟大和价值的独有,有目共睹。有了文化的发展,才有了书学的进展,魏碑的出现,就是迎合时代的变革,禁碑,和佛事兴旺把魏碑推向繁荣发展进程,从书体上,它打破了隶书的平板,安定起伏的结字,以豪放雄美变化的风格,开创书写便捷,以笔气浑厚,神韵跌宕,奇崛健美于方扁之间,体貌百变,凝重大气,美不胜收。历史上对魏碑的论述多矣。清末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从美学的高度称颂魏碑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并认为这些碑刻“备众美,通古今,极正变,足为书家极则”。对魏碑的赞誉可谓达到论高至极的地步,也是对魏碑艺术的最好总结。在当今,常用文,电脑字体等等因为魏碑的刚健厚重多被选用。而且在百年风云,中华文明处在动荡时期的康有为所推崇的并不是一种书体,综合来看,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发动的近代书法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变法”运动,他希望藉此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提出的“魏晋精神”,引领爱国情怀,激发民族精神。

     魏晋风骨精神,“魏晋风度,风清骨峻”,它所强调的是精神的充实、和美和健康,在和谐的审美理想中突出时代的强音与文学的现实精神,在与自然的合一中寻找个体人格的自由,这就成了进取与退隐并,忧患与超脱并存,是人们所关注社会人生的积极态度、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和健康挺拔的民族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