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花的记忆

(2009-07-10 13:04:37)
标签:

历史文化

、随笔、

闲扯、

杂谈、

文化

 

昨天晚上,在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看到主持人请来有关专家讲解元代青花,实物拍摄地点是首都博物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些日子的“首博”之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一日,在首都博物馆进行了题为“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览集国内外、如北京、河南、湖北、新疆和伊朗等地,25家博物馆或收藏机构的73 件元代青花瓷于一堂。这不仅是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团聚,更彰显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魅力。展览分为“汉韵华章——中原传统审美观的延续”、“朔漠新风——游牧文化的体现”以及“异域葱翠——青花瓷的异国风情”三个部分,分别从中华青花瓷、蒙古人使用的青花瓷和元代异域青花瓷三方面,向人们全面展示了元代青花瓷的容貌。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所谓青花瓷,是指在白釉釉下用蓝色花纹装饰的、釉下彩的瓷器。而绘制青花的原料,是钴的氧化物。我国古代青花瓷的青花原料,大部分属常用的国产料,如石子青、平等青,浙料、珠明料等。也有部分进口料,如苏麻离青、回青。用青花料在胎体上作画,再罩上一层白釉,入窑用高温烧成。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元青花之所以具有收藏价值,就是因为它出现于宋代瓷器生产的高峰之末,上承宋瓷,下启明清瓷,在烧制方法上有了突破,既采用了釉下彩技术,在瓷器上作画,然后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花纹呈蓝色,在洁白的胎体烘托下,有明净素雅之感。因为图案在釉下,所以永不褪色。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元青花瓷器的特点是:白釉微泛青,青花色调浓艳,在蓝色的花纹中常有深色的结晶斑点,那是铁氧化物。元青花瓷器的器形有罐、瓶、执壶、盘、碗、炉、高足杯、匜、僧帽壶、军持、扁壶。元青花瓷器的花纹繁密,从器盖、器口到足底画满各种瑰丽的纹饰。但温室层次分明,繁而不乱。画的多为花鸟草虫,如松竹梅、龙凤、水禽、鹤鹿、莲花、菊花、多宝。人物形象相对少些。

        青花的记忆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中国瓷器烧制的历史上,元代青花瓷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青花瓷以其鲜活、艳丽、明快在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瓷器中独树一帜,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演绎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

        青花的记忆

        青花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