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餐桌:蒜加

(2009-11-08 18:04:50)
标签:

散文

随笔/感悟

谈天说地

生活

连载

情感空间

原创

休闲

杂谈

95年那时在县城读职高,原本想学绘画,阴差阳错进了服装设计的专业,小时候严重偏科,数理化每到一考试没有一门及格,兴许不是读书的料,在墙上涂抹的间隙被我启蒙的老师当作天赋,限于才情不给,也没见有多大出息。那时家里没多少钱,读这类专业又是花钱的主,常常是我父母亲四处举债,其时我姐上大学不久,偏乡野镇的没多少钱,倒是我母亲很坚持:“要读书,不读书干什么?象我们一样做蛮事?”

那时学生有钱的少,我放弃普高,因为理科于我是一大难题,学服装设计交学费后其他的钱便用在买材料和课本上,素描纸和水粉都贵得离谱,对于吃学校在学费里业已扣除,十二个人围成一桌,早中晚三餐围桌而乐。也算是苦读时的乐事。因班里男生少,我所在一桌倒有九个女生,叽叽喳喳的家长里短是常有的事,但于我们三个男生,却是难得的美事了。女生吃的少,常常一大盘菜夹一丁点便不再吃了,乐得我们大饱口腹。记得有天下课,食堂拖了一口大肥猪宰杀,当晚的梦里都全是肉的香味。第二天中午果然如我们所料,是用炼过油的油渣肉炒青椒,油水多,吃起来香得整个食堂都是笑声。女生不爱吃,我们三个男生分了那一大盆菜,眼红得临桌的男生有杀人做强盗的火气。

那一次,在我读书期间是很快乐的一次中餐,丰盛是其一,意外的开心倒是重点,原本预想的次日成真,还这般让人惊喜,决不亚于我的数描别评上98分给我带来的喜悦。

后来到美院读书,一到没钱吃饭,便去外面小店佘帐,有次饿得慌,一个朋友把我拖了去,他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平时也做点吃的。他也没太多钱,两个人想个法子,我去菜市场花了两块钱卖了斤大蒜,再整两个辣椒,剁碎炒了,两个人吃得香得很。那是一个很充实的下午,一锅米饭拌一碗蒜蓉,两个人吃得很满足。

                                  

                                 

蒜加其实不能算是一道菜,这道菜也不是我所发明的,但我一直觉得它相当美味,曾经做过一次给朋友吃,大都笑而远之。

蔡澜说天下美味到底有多好吃?他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一句话:“爽过射精。”直白得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大部分文字越来越多的人讲究雅趣,仿了花前月下的调子来一方旧时月色,追求的莫不是文字求雅心境求宁静而读书方不失为一件雅事,倘若一翻书见到四字露形,花容失色在所难免。有次在网上便见到有评蔡先生文字太俗。那是她没吃过美味。或者说没干过字所述的妙事。

蒜加是用约20个大蒜,斩成蒜蓉,再将辣椒剁成蓉,下锅以猛火热油炒香上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道菜,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好吃与否,在与一加字。文章做小做大,读来妙趣横生,在于写的人懂不懂得自控,这是才情所限。但蒜加好吃与否,也得看做菜的人想法如何,天花乱坠那自是其乐无穷妙之极品。

 

                                  

蒜椒炒后也可即吃,有椒的辣味和蒜的清香,东北人爱吃生蒜,常常面条白璧无瑕。看见都难以下咽,抓几棵大蒜一拌,吃得香得不得了。臭嘴?那是事后的事。放气?那是清肠胃,放体内毒气,解毒。在如今传染病肆虐的今天,吃吃蒜加也算是增强免疫力的好法子。

我做蒜加一直觉得这是我发明的一种吃法,我爱放虾仁,干的和新鲜的都行。干的虾仁合起来有咬劲。当然新鲜的更妙,市场上水虾20元一斤,个个其大无比,拿回来煮水剥壳,红红的虾仁在玉色蒜蓉里一颠锅,蒜香中更增鲜味,虾仁之间蒜掩了些许腥气,简直便是良缘。

蒜加,如加虾仁自是妙事,但单加姜蓉,葱段爆炒,那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可配烤鸡来吃,妙不可言。当然海南鸡是首选。我在广州常配的倒是白切鸡,自制沾料,吃起来其乐无穷。

如果加菌类,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新鲜的菌肉剁成蓉,盛在白色瓷碟之中,如玉的蒜蓉,鲜红的椒蓉,加上嫩黄的姜色与绿色葱花,配搭着实可人的赭色菌肉,如此色泽以是让人味口大开,夹上一筷,是下饭的妙菜。

我不是蔡澜一般的美食大家,想来也吃不了马油之类的东西,整一些平平常常的物事,做几道平平常常的菜肴,邀几个过命的老友,那是一大乐事,不见得便要山珍来增色海味来助兴。有我的想法便够了。

 

                             

一个朋友有次尝了我的蒜加虾仁,次日来电说口臭了一天,放了一天的屁,:“这东西只能周六吃,周日在家随便怎样都行。我倒是很奇怪,东北那边的空气怎么样?”

我哈哈大笑,每个人吃蒜,不见得头上四周都是蒜臭,况且蒜还真是解毒的一个好食材。

毕业十年了,曾经在一起的同学也已经十年未曾会面,曾想写信,但却不知下笔,满纸殷勤思念之辞不免失之绵腻,但若平淡而述则又怕过于凛静。久而久之,倒真失去了联系。

有时翻开旧时的照相,昔日的少年今天业已成家。照相上一个个笑得无虑,仿若梦想一抓即得的豪情仍能从那一张张笑脸上看得出来。十年不算长途,但决不会短,风餐露宿的日子照相中的少年想必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亲历。那一颗颗做梦的心现在想必也或多或少沉淀了许多。或者如我一般,虽然没多少联系,但午夜梦回的时候青葱的时日总还是会缠绕心头。想念总是在的。多少与否浓郁与否当和心境有关。

或许,如我,在某一日,炒一个蒜加,安静的吃一顿饭。

这个日子,不一定要因为书信片字的往来而增彩,有些思念还真正是在最平常的这一份什物之中。

或许,如我,在某一日,在某一个我所陌生的城市,我那一帮曾经与我一同嘻笑喜乐的同学少年,也会一个人炒一个蒜加,安静的吃一顿饭么?

    如此,也便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婚事 】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