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初中学生的家长
(2014-11-24 11:45:35)
标签:
育儿孩子家长三中二中 |
分类: 我的儿子 |
也就是今年,我的孩子升初中了,这件事,对于一个家庭来事,意义相当重大。
在孩子没有升初中之前,我与孩子的父亲,都背负相当大的压力。学生择校,是要家长做决定的。考察了我们能选择的学校范围,只有二中和三中,是比较理想的学校,又距离我家非常近。特别是三中,离我家更近,三中又是全市盛名的初中部学校。可是我对三中却没有好印象,这可能是因为我家离三中近的原因吧,经常看到穿三中校服的男女同学勾肩搭背的,有一次,竟然在我家院子里看见有对学生旁若无人地抱着接吻。还有周边的店家常说,三中的学生大把花钱,请女生消费。人们传说三中只有重点班好,但是重点班的学生都是分数的奴隶,作业多的惊人。这些负面的信息都使我决定放弃选择三中,那么二中呢?从各个方面考虑,二中最理想。但是二中招收的学生太少,真怕摇号摇不进去,如果摇不进去,摇到了离我家偏远,教学质量又不高的学校,那真是悔断肠呀!如果那样,还不如索性就报比较稳妥的十九中。如果自行择校,中考的时候要丢失三十分,三十分呀!这对一个考试的孩子来说是多珍贵呀!
还好,我们的孩子如愿摇到了二中,摇到的那天我正在摇号现场,看见自己孩子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我体会了喜极而泣的滋味。一声失声喊叫过后,与陪伴我一同面对摇号的女友拥抱在一起。我们的友谊也在那一刻得到升华。
孩子上了二中以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不适应,先说家长,就有很大的不适应,孩子早晨七点到校,家长就要早晨六点起床,经常担心起不来床,家长睡眠不稳,我常常四五点就醒了,担心六点起不来,就不睡了。这样折腾几天以后,脸就更黄了。孩子他爸怜惜地说,还是我起床吧。他把手机设置了响铃,每天早晨六点就响了。然后他起来先整理孩子的吃喝,六点半再把孩子叫起来。经常夜里看见老公的卧室灯亮着,说明他也在铃声响起之前就醒来了。这几天,老公的手机铃声不响了,原因是他为了六日好好休息关了铃声,这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铃声不大听使唤了。幸好在关键时刻我突然惊醒,孩子就没有迟到。
孩子每天六点半就吃早餐,看见他坐在餐桌旁晕晕乎乎的,一副没胃口的样子,着实心疼,但又不能说出来。还是劝往进吃,不然这一上午,孩子饿着。昨天孩子说,学校里有小卖部,有许多同学早晨没吃上饭,在小卖部买东西吃。大家都知道,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的营养是不是充足,对于一个正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不能不让一个中学生的家长堪忧。
初中的出了早自习以外,八节课都是满满的,一周还有一天三门主课都两节两节的连续安排。孩子每次遇到这一天就说:今天是黑色星期三。好在每天都有一节课外活动时间,但是,我渐渐发现,孩子不再参加课外活动,问他为什么?他说做作业呀!那么多作业不做怎么办?况且同学们也都不出去了。即便是课外活动时间做作业,孩子回家每天晚上还是要做作业,如果能在晚上十点之前完成了,那是幸运了。前几天问过一个孩子在私立学校的家长,她说他家的孩子每天都是夜里一点才做完作业。那么这个孩子每天要睡几个小时觉呢?连五个小时都保证不了的睡眠,他能有好的身体么?我再问那位家长?是作业那么多么?他说,不光是作业,还有背课文,第二天老师都要检查的。我的孩子我知道,每天都要背语文课文和英语课文。那位家长惊奇地问:怎么只背这两科呢?还有历史、生物、地理呢?你不让孩子背,将来中考怎么办?
我被问愣了。但是我无法逼着孩子每天背课文,因为我已经发现,这样大量的背课文已经导致我的孩子丧失了想象力。在我的孩子上初中之前,他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画的不错。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给孩子报美术班了,我说没有,因为有画家告诉我,不让我给孩子找老师,怕孩子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我一直鼓励孩子随性画画。孩子经常对我说:妈妈我来灵感了。于是他就去画画。可是,自从他上初中以后,再也没有说这句话,这是最令我担忧的。前几天,我问讯一个考上中央美院的学生家长,问他能不能推荐一个好的美术老师,他说,你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你给孩子找了美术老师,在绘画上下功夫,就一定会影响孩子学习。这句话卡住了我。从孩子如今的学习状况来看,再给他安排美术课,确实有难度。我们一直以来形成的六日安排,一天游泳,一天学英语,是雷打不动的。再不能安排其他的了。美术老师看来是不能找了。难道学美术的事情,就这么放弃了么?
这几天,要期中考试了,我担忧地问孩子,你到底哪些题觉得吃力,孩子对我说:能背的都不是问题,最觉得吃力的,是那些不能背的。听了这句话,我感觉到一盆冰凉的水从头上浇下来,浑身拔凉拔凉的,孩子丢失的,是孩子一生最最珍贵的想象力。而我,作为一个家长,只能把悲伤慢慢地咽在肚子里,不能说出来。
作为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我感觉自己如此的懦弱,渺小,像一颗随风弯到的小草,无力,无奈,无所适从。很多孩子的家长都说:都这样,你的孩子也得这样。甚至还说:这点就受不了了?孩子上高中,比这个还要惨。我听到过一个高中就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家长说:我们为了让孩子考得好,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然后每天中午精确地计算好孩子下课时间,做好饭,必须把握在饭菜的温度正好是孩子进门就能吃饭的热度,然后马上让孩子睡一个午觉。不然,孩子的睡眠时间不够。家里没有电视电脑,怕影响孩子学习,晚上睡觉要等到孩子学习后,还要等到孩子睡着了,不然怕自己的呼噜声打扰孩子的睡眠。还有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每天半夜一点钟才睡觉。我还是不忍心让孩子那么晚睡觉。怎么也要保证一个长身体的孩子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哪怕考试考得不好。果然,期中考试并不理想,还有两门课不及格。作为一个家长,我必须面对。这个时候只能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得更好。同时,我也检讨自己,肯定是家长没有做到位。我把孩子的语文卷子拿到手里,我也跟着做了一遍,其中有一道我熟知的题,可是我没有做对,这道题是选择题,是关于四个作家的表述,问哪一个错了。我一看,说的四个作家都对呀,我就问孩子,孩子说,要错的话应该是说孔子的错了。我看了一下介绍孔子的那一段:《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与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的言行。我说这句话对的呀!孩子说:正确答案应该是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我觉得孩子说的对,可是最终还是错了。我问错在哪了,他说是介绍魏巍那段,魏巍,现代散文家。哦,这个我也忽略了。魏巍应该是当代散文家。孩子一头雾水地问我:怎么区别现代和当代?我说按建国前后区分。他依然一头雾水,还拧着眉头问:什么是建国前?什么是建国后?我说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为界限,1919年至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的作家应该是当代作家,所以魏巍应该是当代作家。这道题我都忽略了,那么孩子呢。况且,孩子发现的《论语》的问题也是对的。我不是一个较真的母亲,如果是,我应该去学校把孩子丢的这个两分题找回来。
记得有一次遇见一个中学老师,她跟一位家长说,初中学生学习好不好,关键在于家长。当时,我心里很不屑。自从孩子五年级后,我没怎么关注他的学习,他依然都考得不错。我始终觉得孩子学习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自觉。这次考试,让我彻底觉醒,没有家长的督促,孩子能达到真正意义的爱学习,是很难的。孩子说,妈妈我真的不适应初中这样拧着学习。我从心理上排斥学习。怎么能让孩子热爱学习呢?最终,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也跟着他一起从初中课开始读。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孩子的时候,孩子还了一个不屑。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我知道,这确实很难,昨天我拿出初一的数学书,很有点摸不着头绪,不要责怪孩子没学好,一天从早到晚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越来越难的学习科目,孩子排斥,孩子逆反都是正常的,但是我跟孩子说,没选择,只能面对,你看看别的孩子为什么能学的那么好,向他们学习吧。我又给孩子买了几个学习笔记本,原本沉重的书包,更加沉了。我对孩子说,你们班的女生都那么瘦小,他们就是扛着与你一样的书包,你长得这么壮实,没有理由退缩。孩子,目前只有这一条路,我跟着你一起前行。
我是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我没有选择,孩子也没有选择。如果我有话语权,我想说,给孩子减负吧,让孩子快乐学习吧,这些话目前都不重要了,重要的一句话是,让孩子睡一个好觉吧!我不相信连睡眠都不足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不管今后孩子学习有多差,我依然要求孩子十点钟放下学习,十点半睡觉。这是我能做到的。

加载中…